近两年,“互联网+”的概念被炒的愈演愈烈,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随着市场发展和需求,互联网+无疑是前途一片光明,许多企业抓住风口一跃而上,但也有许多企业因为某些原因错失良机导致失利。
今天我们就来细谈一下看似一片光明,实则是雾里看花的生鲜电商。
生鲜平台众多,难营生
小农女、天天果园、沱沱工社等各类电商层出不穷,加之淘宝有了喵鲜生、蒙牛并购了社区001、光明集团旗下也有了都市菜园,生鲜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
去年年底,被誉为生鲜界黑马的“水果营行”一夜关闭。一直以来,水果营行致力打造生鲜界的阿里巴巴O2O企业,但却在一夜之间纷纷关闭,生鲜电商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不仅如此,优菜网、半边天等生鲜电商也纷纷倒闭,甚至生鲜电商间传出了这样一句话:“不做生鲜等死,做了生鲜找死。”那么,被广大投资者看好的生鲜电商为什么会纷纷倒闭呢?
“生鲜电商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并不是有钱就能玩。”一位生鲜电商创业者说。那么它到底难在哪里呢?
一.物流是个大问题
对于顾客而言,不管是菜市场还是生鲜平台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一个“鲜”字。而对目前冷链物流不完善的市场来说,如果是稍远的城市,水果很难能够新鲜抵达。即使有泡沫箱和冰袋可以保证新鲜,但包装对于生鲜来说也是极为重要,尤其是草莓等水果,很容易出现损坏。且一遇到个不太温柔的快递小哥,恐怕拿到家里便已经成了“生榨果汁”。
二.定位是硬伤
虽然互联网已是80、90后的天下,但买菜做饭的大多是家中的老人,虽然是生鲜的高消费人群,但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却是丝毫不了解的。很多平台“妄想”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且不说他们有多少人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多少人会上网注册下单,仅仅是以逛菜市场作为生活乐趣这一点,就已经了。与其只是网上手机上看到的照片,还不如他们自己动手挑挑拣拣来的实在。
三.持续烧钱
都说生鲜是一个不断烧钱的行业,大部分平台需要自建冷链仓储和物流,是名副其实的重资产运行模式。但从目前生鲜电商经营规模来看,成本收回周期最少要5-10年时间。可以说,生鲜电商已彻底沦为土豪们才玩得起的“游戏”。
“生鲜电商现在都在烧钱,没有不亏损的,几乎每一单都要亏损几十块钱。”曾有业内人士如此描述。
虽说是难,但却偏偏有这么家企业还就真做到了,至少人家现在是非常成功的。
天天果园
作为国内最大的生鲜电商,天天果园在2014年天猫“双十一”活动中,占据水果、生鲜两大品类的销量冠军。可就在15年双11之际,它拒绝了天猫与各大平台的“双十一”活动,而是选择了在自营APP上“自嗨”。
那么天天果园成功在哪里?
一.告别平台依赖
在没上线APP之前,天天果园只能通过天猫喵鲜生或者京东购买,而当有了一定的顾客及流量之后,他们最大程度上的贯彻了其“平台迁徙战略”——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自有平台发展迅速,内生流量大幅增长,具备了独立运营的基础。
二.强大的供应链
“从采摘到送达的时间不超过72 小时”,天天果园曾这样对消费者承诺。这一刻樱桃还挂在美国的树梢,72小时内便已经到了用户的手中,由此可见天天果园与生产链的紧密相连。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效率和品质,天天果园已在一线城市铺设了六七十家线下门店,但它们实质上属于一个个前置仓而并非一家水果店。
三.顶尖的技术
天天果园“橙先生”系列产品打出的最响亮的一张牌,就是“包甜”。想必大家都知道,一棵树上结的果味道还不同呢,面对顾客他们怎么保证?
然而天天果园做到了。
“橙子甜不甜,本质上是含糖量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每一批橙子中含糖量相同的分拣出来,不就实现‘包甜’的标准了么。”在接受采访时,天天果园公关部宋文明如此解释道。
目前,天天果园以“每100克含糖量”为标准,推出了从11克到14克的“11-14度”四档产品。其中,每100克果肉含糖分11克的“11度橙”,以其最佳的酸甜比,成为“橙先生”目前主打的品类。
天天果园依然存在问题
但同样,天天果园依然存在着问题,如当时吸引大家关注的一则消息。作家六六在京东天天果园旗舰店买到坏山竹后投诉无果。
先不说其他,仅仅是质量这一点,便已经让天天果园的形象大大受损。不仅如此,天天的公关外交能力也是让人无奈,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不满,认为对名人的遭遇“鞠躬尽瘁”,更让普通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歧视。
生鲜产业还在继续
虽说是一大难题,但却也是一大块肥肉。近日,易观智库发布《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盘点报告2016》,生鲜电商市场仍在快速增加,看来对于这片市场,投资者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前几日,天天果园CEO王玮发表观点:其实生鲜电商风口尚未到来。并送给那些盯着风口而创业的人一句话,“立足行业,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做出价值,才有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