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团购现在遇到的问题,既不是交易问题,也不是无法退款的问题,而是由于团购平台对线下商家的控制能力弱,导致线下商家在服务层面质量无法达到与之匹配的层次,线下商家的服务质量并不受平台管控。
当O2O的概念开始兴起后,团购就被“合法”的披上了O2O的外衣,顺而言之成为O2O领域的“香饽饽”。自“千团大战”后,耐力持久的团购厂商成为团购领域的主流,而当年想在团购市场“投机倒把”的基本上死绝了,我们现在说团购,基本上就三家,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美团,当然,背景依然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
团800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015年全国团购市场规模已超过600亿元。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73亿,网民使用率达26.6%,手机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19亿,网民使用率达到21.3%。总的来看,团购的市场规模和用户量都不在少数,毕竟是商业应用方面,不像即时通讯、视频、娱乐等刚需应用。
但团购自创立之初带来的不稳的根基,并未随着用户量的增长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团购自身是充当着信息中介的角色出现的,即商家将优惠信息发布在团购平台上,用户通过团购平台来使用优惠。当然,随着团购的不断发展,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升级,比如用户可以随时退款,即买即用,无需提前预约等,而对于商家来说,则可以选择时段来发送优惠,使用代金券的模式,而非标准性的团购服务。
团购现在遇到的问题,既不是交易问题,也不是无法退款的问题,而是由于团购平台对线下商家的控制能力弱,导致线下商家在服务层面质量无法达到与之匹配的层次,线下商家的服务质量并不受平台管控。
团购的三大代表中,美团、大众点评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在“待上市”的名单中,而百度糯米虽然没有上市计划,但日前百度CEO李彦宏表示,将投入200亿,用户百度糯米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差钱的主儿)。平台做大以后,个体的利益很难会像最初成立的时候一样被重视,所以,三家看似强大的平台背后,其更加注重“大众”的利益,而少数人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平台并不能解决,比如“团购歧视”。
何谓“团购歧视”?
百度百科中“团购歧视”的词条建立于2011年03月17日,而当时可谓是“千团大战”正当时,也就是团购正当时。百科里解释说:
“团购歧视”主要表现在对团购顾客的歧视态度上,尤其是在餐饮团购上。餐饮团购的质量每况愈下,多家餐厅无论是菜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把参加团购的顾客当成“二等公民”来对待,很多顾客遭到了“团购歧视”。
而在表现形式上,则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是独立的商家,并非每个商家都一样,所以每个商家对于“团购歧视”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现今的“饭菜分量减半”情况基本上杜绝了,而最为常见的,则是买单时候服务员的态度区分,即对于常规顾客买单和团购顾客买单的区分,后者是明显受到歧视的,我在多处线下多处商家均碰到这种现象,兴趣是苏州的某些商家比较蛮横无理。
按“产品”的逻辑分,用户在饭店吃饭,其要求应该是饭菜是否合乎胃口,饭菜的质量如何。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是服务逻辑,当前的用户在饭店吃饭,绝对不是简单的吃饱肚子就结束,要知道饭店的成本当中,是包含着服务员的服务费的,他们的工资是算在整个成本当中的,用户享用的饮食费用,本身和服务员的情况是无关的。既然用户“交了”服务费,为何还不能享受与之对等的服务呢?既然商家开通了团购服务,为何要在买单的时候歧视团购用户呢?舍不得便宜,完全可以不开通团购呀,“舍不得孩子,如何能套的狼”呢?
用户每在线下遇到一次“团购歧视”,就是用户对团购的一次失望,有的时候服务质量是高于“产品”质量的。
团购平台为何解不开“团购歧视”的死结?
团购平台要想满足“大而全”的特性,就必须吸收大量线下商家,所以某些知名的线下商家,反而成为三大平台竞争的选项,这个时候商家反而占上风,团购平台为了保证商家在平台上的独家,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团购平台是需要商家的,这就导致了当用户遭遇“团购歧视”后,平台无法公正处理的弊病,一旦团购平台清除该商家,作为优质资源,该商家完全可以选择别的平台,而且团购平台是不可能为了某位用户因为“团购歧视”的投诉而直接清除商家的。所以说,“团购歧视”完全是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也许有人会说,在团购平台上遇到了“团购歧视”可以在底部直接给差评啊,要知道互联网催生了一个新兴职业叫“职业刷评师”,即在各个可以评论的平台上进行刷单,即使平台的反作弊技术再强,但在近乎真实的评价中,平台根本无法辨别用户评论信息的真假,最多是模拟真假,完全区别出真假,还真不行。
第三方评论还有一个情况是,当众多的评论出现的时候,用户无法分辨出商家的好坏,可以说每个商家都会有好评和差评,区别的是好评和差评占比,用户要想通过好评差评占比来判断一家餐厅的质量如何,实在是不容易,用户也低估了平台方对于“差评”的保护措施。
用户唯一能够投诉“团购歧视”的地方是团购平台,但团购平台一方面有“监守自盗”的嫌疑,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现象也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所以对于投诉最多是返还一些优惠券,并无实质性的补偿。
还有一个问题是,团购使用频率高的用户,在线下遇到“团购歧视”的频率越高,用户不可能有精力每个商家都去投诉一次,用户最多吐槽一句,再也不到这家餐厅来食用了。就我所遇到的情况来看,“团购歧视”还是非常普遍的,团购用户遭遇商家的恶性对区别对待,很难清除啊。当然,这和餐饮业的“低门槛”不无关联,而对于团购平台来说,其更应该保障的是用户的利益,而非“商家为王,交易为王”,为了当年夸出的“海口”而损害用户的利益,太不应该。
用户爱“廉价”的团购,但并不爱“廉价”的服务,团购平台不能完全“听命于”线下商家,互联网“免费”的后遗症在团购平台上应验了,“便宜”得到的是“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