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粉丝经济背后的真相:当感情成为附加值 举报文章

粉丝经济背后的真相:当感情成为附加值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5.6.10   

  导读:很多人都发现了:现在有点名气的人,都不拘于自己的本行,流行跨界,赚粉丝的钱。锤子手机的“情怀”营销做得风生水起,《小时代》也在质疑声中一路高歌猛进。

  很多人都发现了:现在有点名气的人,都不拘于自己的本行,流行跨界,赚粉丝的钱。锤子手机的“情怀”营销做得风生水起,《小时代》也在质疑声中一路高歌猛进,屡创票房佳绩,韩寒的《后会无期》还未上映就已经让粉丝心痒难搔,连一贯主张理性的“罗辑思维”,也卖起了“真爱”月饼。这是一个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

  产品本身的质量好坏我不懂,也自有专业人士去评判。但不管锤子手机还是真爱月饼,它们的质量都不再重要。消费者掏钱,不是为了商品本身,只为了支持偶像。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而心理学家对此早有质疑,他们发现即使在最简单的购买行为中,人们也常常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在粉丝经济里,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比如,购买一张电影票,从理性决策的角度讲,成本是一定的,收益则取决于对电影本身的预期,所以无论冲着剧情、冲着特效,冲着明星、哪怕是冲着坐在电影院里喝可乐吃 爆米花 而掏钱买票的行为,都可以算作某种程度的理性。而非理性则类似于:“《后会无期》我一定要买票看三遍,就因为不想让它的票房比《小时代3》低!”——其实做出决定的时候,连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故事可能都不知道,只为争一口气,就拍板了。

  这种非理性的购买,常常可能引发争论。一边是无怨无悔的粉,一边是痛心疾首的黑。无论是对《小时代》思想立意的批判,还是围绕锤子手机产能的争执,其实最终败下阵来的都是理性的旁观者。——买东西的人,反正钱已经掏了;卖东西的人,盼望吵得越凶越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观者看不惯也没办法,只好愤愤地说“脑残粉”,“低智商税”。但脑残和低智商只是在宣泄不满的情绪,并不是在解释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粉丝里也常常会有聪明人,他们在专业领域上非常出色,同时也是狂热的影迷、歌友、追星族,愿意为自己的偶像付出一切。他们管这种状态叫做“入坑”,相应地也就有“出坑”。智商虽然还是那么高,但是从“坑外”看“坑里”,就觉得那种热情难以理解。

  他们的切身感受是:“当粉丝的时候,感觉特别好。”他们的心理需求被满足了。

  第一层被满足的需求,是社交属性上的。成为一个人的粉丝,意味着融入了一个庞大的集体。集体给人以支持。它淡化了每个人的个性符号,强化了群体内部的共同属性。在微博上,很多罗永浩的粉丝将头像换成了锤子手机的LOGO。这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强烈的认同和自豪感,仿佛在说:“我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我并不孤立。”小“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强大,更有影响力的大“我”。这可以填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空虚。

  不止如此,“入坑”之后,还会与偶像建立一层更亲密的情感联结。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粉丝喜爱某个明星或电影,是将其视为成长中的过渡性客体,他们对明星的喜爱近似于玩耍时的专注和幻觉,“充当了粉丝的自我和外部客体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粉丝对偶像的感情,比“崇拜”、“欣赏”、“爱慕”更加深刻和强烈。那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亲密关系,近于亲子之间,或伴侣之间的依恋。这种依恋虽然是单向的,但它又比单恋的感觉更甜蜜,因为偶像不会拒绝粉丝的依恋,反而时不时地给粉丝一点回应,让他们尝到一点甜头。这就足以让粉丝死心塌地地认为:自己与偶像之间存在牢不可破的联结。

  有了这种联结,进一步地,就会产生认同。偶像成功的时候,粉丝也会跟着开心,偶像遇到了困难,粉丝也会忍不住想要出力。这种认同感,类似于有一些家长,在孩子身上寻找人生价值,仿佛孩子的成就也等于自己的成就一样。只要是“自己”家孩子,怎么看都好。当粉丝认同偶像时,偶像就成为“自己”的一个化身,偶像的人生价值,也包含着“自己”的一份荣耀。就算偶像做得不好,粉丝也会争先恐后地为他辩护:“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对自己家的孩子,父母总有护短的心情。

  所以越来越多的偶像学会讲故事。故事里他们梦想过,反叛过,努力过,放弃过,爱过,恨过,痛苦过……这些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以很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省时省力地争取更多的支持(而不只是靠才华或成就)。很多选秀场也就慢慢办成了“ 故事会 ”。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粉丝经济的社会土壤:一个孤独、空虚,个体无限渺小的时代。世界太大,人与人的距离太远,远到每一点关系都弥足珍贵。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处寄托,只好送给素不相识的偶像。把他捧到无限高,就好像我们自己也放大了一样;帮他实现梦想,就好像我们自己的价值也实现了一样。所以真正最值钱的商品,其实是感情。在这个时代,真正的感情花多少钱买也不算贵,何况还附送一个手机或者一张电影票呢?

好文打赏,给Ta鼓励
扫一扫用手机阅读本文
Tags:粉丝  经济  背后  真相  感情  成为  附加  附加值  
  • 相关搜索
图片推荐
    网站设计如何打破思维这堵墙?

    网站设计如何打破思维这堵墙?

    我们知道,在进行网站建设之初对于网站设计细节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网站是一个企业的名片,运维和推广当然是网站上线最为根本的目的,网站上线之初的设计思维和策略则直接会影响到后期对于优化效果的局限性,在
    打造米粉一样铁杆的粉丝就用这几招

    打造米粉一样铁杆的粉丝就用这几招

    写在前面  当下,粉丝经济这个词烂了大街,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在吆喝这个词,号称要转变思维模式,要将用户变成粉丝,让用户有参与感,然后利用粉丝,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唉!都是某米给祸害的啊!
    传说中的好社群 到底做对了什么?

    传说中的好社群 到底做对了什么?

    社群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群经济,也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便成为许多人和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    2016年6月29日晚,武汉工
    微博运营:八一八新浪微博大号那些事儿

    微博运营:八一八新浪微博大号那些事儿

    之前写了准备发的一篇微博大号背后的事儿的文章,写了五千字发现丢了,心情拔凉拔凉的。  后来补写的这篇文章,同样地主题,但想到啥写啥,不知道可读性如何,见谅哇。  爸爸自视自己是50岁有阅历的老男人,电
    创业者拐点反思:曾经犯过的无知错误

    创业者拐点反思:曾经犯过的无知错误

    [导读] 我跟一个来找我讨教的年轻人说,他创业的化妆品电商根本得不到品牌商的支持,四年后他的公司上市,那个年轻人叫陈欧。  文/刘爽  这两个月来,我本来是想在经历历时三年半的创业后难得多休息休息,有
    SEO优化的核心是要树立品牌

    SEO优化的核心是要树立品牌

    品牌定义: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主观印象,并使消费者在选择该产品时产生购买偏好。  每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实际上代表了一组忠诚的顾客。《营销管理》科特勒  SEO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点击?是流量?还是由此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   
  • 联系QQ 邮箱:976382653@qq.com 微信:976382653
    在线留言
    发布软文
    广告自助购
    文章调用
    常见问题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