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海员,现在正在印度洋上正在航行,心里很思念家中的未婚妻。刚订婚不久,我就出海了,心里感觉很对不起她。”这段文字出现在一个真实的漂流瓶里。
9月24日,网友@假装文森特在微博发文称,他有一个同事叫凯特,凯特的朋友在澳大利亚白天堂沙滩,捡到了一个来自印度洋的漂流瓶,瓶子里纸条上的文字是一名中国海员所写。
那位海员还写道:“借着漂流瓶把心中的话写出来。希望我回去以后,能跟晨静和和美美,长长久久。其实呢,瓶子在深海中,也不奢侈有人能见到打开,只是求一介心里的安慰。”
故事很老土,但很多人真的被这颗糖甜到了。
漂流瓶漂来的爱恋
@假装文森特和凯特想找到晨静,告诉那个女孩,很幸运,有这么一个男生爱着她。三天后,他们通过国内媒体将寻人启事在更大范围扩散开来。
苍天不负有心人,“东方的神秘力量”找到了瓶子的主人。但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两人最后不在一起,女方已与另一名男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这是一段关于思念爱又失去爱的故事。相比于大海,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里出现,那些故事中,也不乏“漂流瓶漂来的爱恋”。
2011年,她18岁,他22岁。
她高中毕业,手机占据了她无聊的假期生活。她时不时会打开QQ邮箱的漂流瓶,捞几个看看大家都在想什么。捞着捞着,她被他捞到了。他们通过漂流瓶互加了QQ好友。
他们异地,一直都在网聊,偶尔打电话。她还记得第一次打电话时满口的家乡话口音,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还有些羞涩。
他们通过文字网恋了很久,决定开视频看看对方是什么模样。
视频里,他一席非主流长发,把她惊呆了。“爱情,我从来都不知道爱情的魔力有那么大,尽管不符合心目中那个他的标准,可心里面还是爱的不得了。”
网聊久了,他们想见面。她是女生,各方面都不允许她去见他。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出现在了她面前。她在做服务员,穿着一身肥大的服务员装。
“你辣么高大,而我在你面前却显得辣么矮小,你没有嫌弃我148的矮个子。尽管我们走起来太不相称。太像一个大哥哥领个小妹妹。”他们就这样在一起了。
“我也有人爱了,我也拥有我一直期待的爱情了,我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她心里不断出现这样的自我满足感。后来他们遭家长反对、说服家长同意、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她后来把这段经历分享在一个网络社区里,引来众人羡艳。她说,“漂流瓶,漂来个脾气很大但为我收敛许多的老公。这应该就是一种缘分。”
但是,当她再次看到漂流瓶时,它已经“死”了。
漂流瓶可能成为弃子
11月30日,微信官方发布公告称,经用户投诉与媒体报道,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用户利用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的情况。对此,微信团队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
这一举措,也可称为战略性抛弃,漂流瓶若成为弃子,恐怕会被抬进互联网坟墓埋葬。
此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报记者做了测试,使用男性性别微信号,连续4天一共捡了25个瓶子,其中7个瓶子中包含色情信息,如“扫码加看片群”的图片、“8.2日最新高清资源”的相关网址链接、“30元一小时裸聊”等内容。如果在清晨或者夜晚“捡瓶子”,捡到包含有色情内容的“瓶子”概率更高一些。
这两年,漂流瓶不再是QQ邮箱和微信生态中的厉害功能,被人性的负面价值观控制后,变成了它们的拖累。
漂流瓶诞生在2010年9月28日,这种带有延时性的通讯功能满足了人们对情感倾诉和匿名社交的孤独需求。这一特性与邮箱下载、储存、中转、回应的场域刚好相符。这个带有小游戏性质的匿名倾诉应用,在QQ邮箱获得巨大成功。
很多人不知道,QQ邮箱尝试过做一个内容聚合场域,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信息流”,把腾讯微博、腾讯网、QQ空间等腾讯平台的信息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信息入口。最后没有做成功。
2011年10月1日,漂流瓶在微信上线,激活和转移了大量陌生用户,在之后的日子里,漂流瓶一直以“插件”的形式镶嵌在微信里,作为一个辅助功能,给微信用户提供了一个可玩耍的去处。
微信的用户生态成型、熟人社交开始成为微信的主要功能后,漂流瓶被放置到可要可不要的角落,成为营销商和空虚青年频繁使用的功能。
2018年1月,微信发布iOS6.6.2版本,上线了发现页管理功能。也就是在“设置”里,用户可以直接控制“发现”页里的功能。关闭掉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看一看、搜一搜、附近的人、漂流瓶、购物、游戏、小程序十大功能,用户有权直接让“发现页”变白板。
微信团队这么做,是符合他们的价值观的。
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在1月20日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今天,国内智能手机的用户已接近10亿量级,已接近全社会阶层的复杂度了。这个密度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创新机遇,这是令人欣喜的地方。
另一个方面, 智能手机帮人们骤然打开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新世界,但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过载的冲击,比如信息过载、关系过载等。
张志东觉得,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并不是用户花时间越长越好 ,也不是在单个用户身上产生的消费越高越好。如何友善的鼓励用户合理有度,理性消费,以及关怀菜鸟用户提升数字化的时代的识别能力,他也相信,这些努力是可以转化为用户的信任,也可以激励团队,并不会耽误产品的发展。
漂流瓶扎中了人性中的孤独性,这类人通常羞于表达。张小龙曾在社交App饭否上说,“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可这种孤独性是可以发展成为经济规模的,一不小心,人性中的孤独,就会被人利用,漂流瓶就可能成为孤独经济滋生邪恶力量的温床。
早在漂流瓶诞生之初,主导者张小龙就看到了漂流瓶潜在的随机性和风险。张小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连线》前主编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的观点说:“应用放上去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会与海量用户互动,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互动结果和群体效应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如果用户很喜欢就是尝试成功,漂流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那个时候,内容审核和内容监测这两个词极少在互联网里被提到,漂流瓶也是在这个政策真空期获得了野蛮成长。现在不一样了,张小龙曾经的担忧在这个冬天集中爆发。
10月25日,微信曾发布公告称:对发布色情、低俗等违规内容“零容忍”,近半年来,微信封禁及处理发送色情暴力类内容的帐号25841个,删除相关文章43511篇;封禁及处理发送低俗类内容的帐号82562个,删除相关文章124898篇;主要通过技术手段过滤、受理举报人工处理等。
11月10日,微信派发布“拒绝违规内容,给你一个更好的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宣布了2018年以来,微信公众平台对不良内容的处理情况。针对低俗内容,2018年以来,封禁及处理发送色情暴力类内容的帐号38761个,删除相关文章60919篇;封禁及处理发送低俗类内容的帐号115540个,删除相关文章174825篇。封禁及处理夸大误导、标题党类的帐号24822个,删除相关文章76265 篇。
11月12日,微信派再次发布”关于开展自媒体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公号“称,将加强对政治有害信息、色情低俗、谣言、标题党、抄袭侵权等违规内容的打击和清理。
从11月20日起,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在众多自媒体平台里,公众号算是走的比较前的。自12月3日起,微信公众平台针对“洗稿”问题试运行洗稿投诉合议机制。
微信团队在接受腾讯《一线》采访时称,一旦文章进入“洗稿”投诉合议流程,微信公众平台将随机邀请一定数量的“洗稿投诉合议小组”成员参与“洗稿”投诉合议,在规定时间内回收结果大于等于10份,且大于等于70%认为被投诉方“洗稿”,则按照合议的多数意见认定为存在“洗稿”。反之,若达不到70%的规则比例,判断“洗稿”不成立。
漂流瓶存活的另一种方式
漂流瓶关停,象征着一代青年人的青春记忆断片,而微信团队看不上的漂流瓶,却以另一种形式在00后的生活里频繁出现,在未来的5年里,他们会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年轻消费者。
一罐,是一款新颖的陌生人社交App。在一罐里交友,就像是参加一场蒙面舞会,除了既定的外在标签,其他的内在思想,需要靠聊天才能获得。
一罐有些呆板,静态的界面,蠕动的标签,弱化了个人主页,强化了内容社区,随意打开一个标签,里面都是无头像用户的动态。它更像是一款反个人中心主义的社交产品。在一个罐子里,装满了各种签,像算命先生的赚钱法宝。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流行着一个叫“求签”的文化,算命大师拥有千百年职业积淀,他们的吃饭工具是竹筒和签,大街上、寺庙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踪影。你可以把一罐理解为算命大师的那个装满签的罐。
把这个理念放到互联网时代,一罐团队就是将千百年的算命术互联网社交化了。他们在一罐里放置了人们感兴趣的主题,比如丧、吐槽、沙雕、秘密、心愿、找同好、恋爱,每一个标签都契合了互联网主流情绪。
把用户展示在一个更为平等的空间场域中,用“随即ID机制——内容——社区——社交”的逻辑构建用户粘性。
在一罐里,用户的每一次发言和评论,都可以采用最新名字,如果你的表白失败,这套机制相当于是给失败者复活的机会。不看人,只看内容。要知道,内容体现“三观”。
现在陌生人社交正在悄悄燃烧着,在高压政策下,它们的每一步都很小心,而他们也是政策洗牌后留存下来的佼佼者。
一旦它们在内容把控上出现差池,便会面临巨大的惩罚。我们也不可否认和忽略,他们的自查能力在增强。
来源:刺猬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