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和主流消费群年轻化的今天,餐饮业存在巨大的品类品牌化机会。中餐的品类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大量好吃、有大众认知基础的土品类,价值空间很大。但现状是它们大多还散落在民间,经营者命运飘摇,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等待一场救赎。
一
最近,在自媒体内容创业领域,有一个刷屏的话题,就是咪蒙晒出了自己助理月薪5的工资标准。话题一出,立即引来一片咽口水的声音。
不过,也有人跳出来用事实怼咪蒙,其中有两个好玩的评论段子:
① 我妈是农村的。小学二年级辍学。20岁生了我。从来没出过省,就手工做点绿豆糕卖,还爱卖不卖的。都能月入几,我们为什么要讨论一个助理的工资?
② 我妈退休后在家做花饽饽,也是月入几啊……?
我的合伙人老谭把这两个段子甩到了内参群里,结果也引来伙伴们一阵欢乐热议:
当然这些都是冷笑话,不过说到作,前不久内参的一篇文章《一大波网红餐厅闭店!餐饮业最擅长“创新”的为什么都不行了?》,分析了一波网红餐厅“作死”的原因。
可谓一边向生,一边向死。
而去年我跟一个投资人吃饭聊天,我们的共同感受是,餐饮业的确正在经历两极现象,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
那么,谁会被洗掉?谁又能被洗出来?
二
一方面,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经常走在街上,看到很多无品牌感、名字不知所云、装修无风格或是风格很low、甚至不知道在卖什么的餐厅,心里就会生出一声叹息:不知道这家店还能撑多久。
大量缺少品牌势能、品类赛道定位不清,人才、资本、战略处于低维的传统中小餐企将面临来自品类巨头的积压,使得“餐饮越来越不好做了”。
另一方面,我们能看到的包子界的鼎泰丰、甘其食,肉夹馍界的西少爷,水饺界的喜家德、东方饺子王,毛肚火锅界的巴奴,重庆小面界的遇见小面等等。他们把过去比较土鳖的小吃用品牌化的手法包装出来,标准化、快餐化、时尚化,来迎合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
我一直觉得,在消费升级和主流消费群年轻化的今天,餐饮业存在巨大的品类品牌化机会。中餐的品类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大量好吃、有大众认知基础的土品类,价值空间很大。但现状是它们大多还散落在民间,经营者命运飘摇,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等待一场救赎。
三
自我老化是目前餐饮业可能遭遇洗牌的最大风险之一。但是你会说,那些网红餐厅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常跟很多投资人交流说,我把现在的餐饮老板大体分成三派:年轻网红派、少壮实力派、传统保守派。
……
中国餐饮正处在一个揭竿而起的革新时代,对标麦当劳千亿美金的市值,中餐还没有一个超过百亿人民币的品牌。巨大的落差就代表巨大的价值和机会,吸引着众多餐饮老将和跨界新锐来掘金当下和未来,这真的是一个餐饮大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