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短视频越来越热,除了今日头条这样的巨头布局外,近日网易云音乐也上线了短视频功能,一时间短视频引得热议。但是短视频真的是下一个内容创业的大趋势吗?为什么已在短视频耕耘许久的papi酱要进行转型呢?本文则给大家进行了解读,分析了2017年短视频行业发展的7大趋势。其中提到商业化引发大洗牌,短视频创业者将进行分化。在2017年,只有头部、腰部和垂直大号,才可能看到希望,其他的很可能回到原点,或者沦为炮灰。
一、商业化引发大洗牌,短视频创业者将进行分化
2017年,商业化所引发的洗牌会挤掉短视频这个领域的很多泡沫:无法把内容产品滋养成网络节点的流量,会成为无效流量。
而挤掉泡沫之后,短视频行业将进行分化:
头部内容凭借自身囤积的流量池,能吃到足够的广告转移红利;
许多腰部内容和垂直大号会转向电商等尝试;
很多没能成势、起家就是小型影视制作公司的PGC团队会退回到原有单纯的内容制作方角色给人打工度日;
挤不进以上三类“生存者”行业的团队,只能沦为炮灰。
也就是说,在2017年,只有头部、腰部和垂直大号,才可能看到希望,否则很可能回到原点,或者沦为炮灰。
二、娱乐搞笑热点内容是流量最爱,但垂直深耕才是真正出路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看完一个动辄几十分钟的长视频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而且长剧很难直接迎合当前社会热点,所以短小精悍的视频由于其毫无技术可言的低门槛以及短时间的制作成本,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
为了吸引用户,大多数短视频在短时间里提供高强度、高价值的内容,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但在网络大电影看来,虽然搞笑幽默和明星娱乐占据了短视频内容池的大部分份额,但比例正在下降,这类内容流量获取容易,但内容趋于同质化、商业变现困难。
2017年,专注于医学,财经,母婴,两性,衣食住行等专业知识类垂直内容更易获得资本青睐,垂直类短视频依旧是个因竞争而“动荡”的市场,诸多垂直领域尚未出现牢不可破的头部内容,市场潜力非常大。
三、全民爆款可能性减少;现有网红遇到瓶颈,要么转型,要么孵化“小号”
短视频行业,很难再出现另一个新的“papi酱”:一方面用户的兴趣和注意力在短视频刚刚兴起的开局阶段被集中;另一方面相关利益方需要树立”标杆式“内容/人物,愿意尽量堆砌资源去培养有潜力的苗子。伴随着入场者数量剧增、竞争成为红海,形成爆款的广泛契合基础瓦解。
而已经成名的papi酱们也遇到了瓶颈,于是不得不考虑其他出路,有的转型,有的孵化“小号”。
比如papi酱就是双管齐下,既转型不仅签了baby的公司,还各种代言做广告,同时还打造papitube平台,用以孵化更多“papi酱们”。
从2015年9月到2017年1月,papi酱共发布102篇文章,其中提到Papitube的次数就高达86次。
在内容产业天花板有限的情况下,大号做横向扩展,把流量拆分给一些垂直小号,通过横向延伸的方式扶持“小号”,或许是2017年短视频创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强互动性:用户和内容“共同进化”
2017年,短视频内容消费者与创作者之间开始出现跨界限的互动。短视频行业用户和内容的关系可能从最原始“生产”与“获取”,逐渐演变为颇具“共同进化”属性的强互动——“你推他看”的方式已显得守旧,用户试图参与筛选,甚至通过自己的点击和播放完成度等行为决定其他用户还需不需要看。
譬如“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就充分发挥了“千小老婆”的UGC优势,做到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用户与生产者的强互动性关系对内容本身的影响:一方面,用户开始主动参与UGC内容生产,通过专业平台加工转变为PGC内容;另一方面,用户也在参与短视频内容的制作与筛选。
利用连接红利产生的所谓“群体智慧”,由下而上地决策,似乎要比内容制作者的一己之力更为有效。
五、短视频平台趋势:大平台站稳脚跟,中平台垂直细分,小平台转做MCN
因为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都纷纷布局短视频,注意,国有资本布局的是短视频的新闻口,是网络舆论的制高点,方向非常清晰,至少会持续3-5年。
国资以外的平台将进入混战,而混战的结局就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站到了制高点,有人却消失在混战中。
现在新进场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没有希望做大,于是很多中型短视频平台很可能会开始垂直细分,做一个中小型、有地方或者领域特色的短视频平台,而小型短视频平台可能通过收购几个有知名度的内容生产团队,扮演一个面向大型分发渠道的内容提供商角色,开始做MCN,也就是签约一些内容生产团队做整体的包装推广。
六、部分短视频,开始变成“短网综”
2016年网综最火的几个领域,出现知名短视频项目的比重也是相对偏高的。而一些情感家庭类网综的所谓精华剪辑版本,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非常可观。
网综作为一类比较依赖广告赞助收入的内容,对于各商业行业态势和用户心态的把握比较准确,所以短视频可以借鉴这几年网综的品类。
当然,品类并不决定出爆款的概率,内容才是核心。只是当一些有着行业特性的广告商抱着“小额试错”的心态,将广告投入从网综转向品类相似的短视频,无疑对后者的商业化还是有一定的利好。
所以,在这里第一次提出“短网综”这个新名词。以前很多短视频走的是“小短剧”或者“段子剧”的风格,而以后,短视频会进一步细分,“短网综”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七、短视频IP多元化:个人IP、形象IP、概念IP……
短视频要想做成IP,大体要经过“某平台大号ID-多平台流量节点-全网IP/爆款”的三部曲。而随着产业从蛮荒阶段走向成熟,一大标志就是——以“人”为中心的IP化进程放慢。
陈翔六点半、Papi酱都是非常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IP,这些内容核心是一个出镜的真人,是用户在提及节目时第一时间能反应过来的品牌形象。但由于内容产品的特点,真人形象会给内容产品带来不稳定性(一人跑了咋办),而且延展性不佳,不容易沉淀价值成为长期品牌。
所以,2017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短视频为了规避这种风险转向选择二次元动漫形象、或者干脆像“一条”那样,以“生活美学”等抽象的概念来作为一个IP发起点。
同时,会出现不少“跨界”的闯入者,其他领域类型的IP,也会通过内容衍生的方式进入短视频领域。
比如像“鱼肚白”等漫画起步的团队,开始做一刻钟左右的动画系列片;比如,传统的相声,开始尝试走直播和短视频。而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全民都将进入视频时代,视频信息大爆炸之后,真正留下来的,才有资格笑到最后。就像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变革一样,短视频的崛起再次印证一件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内容风口,只要有人去搭桥修路,必将有人在上面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