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滴滴出行就是一个“装睡”的独角兽企业,已经没人能叫醒了,那就看他换个姿势重睡吧!看他还能睡多久?
滴滴出行宣布拿到网约车牌照之后,先是天津地区顺风车与快车拼车业务匆忙下线引发了关注,不过,时隔一周之后的上周末这两个功能又悄悄的上线了,小马哥的形象也出现在滴滴顺风车的广告海报上,难道事实真如小马哥所言,“滴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小马哥如此诚意满满的给滴滴顺风车业务站台,滴滴顺风车就真的能顺风吗?
滴滴到底拿到的是什么牌照让其如此低调?
如今滴滴快车业务大限将近,滴滴顺风车业务板块不能有失,不仅关系到“共享经济”的“面子”,更关系到维持供给侧司机数量的“里子”。按照常理,拿到网约车牌照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正确姿势就算不用“昭告天下”那么隆重,像夫妻领证那样“拿着小红本”在朋友圈里晒个幸福总是要有的。
看看神州优车、首汽约车、嘀嗒拼车以及新进的曹操专车等企业都是如何第一时间“晒”幸福的,可谓各种姿势都很正确!
正确姿势一:郑重其事,笑靥如花!
正确姿势二:掷地有声,清清楚楚!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都在晒幸福,为什么就不见滴滴晒幸福呢?答案也简单,因为真要晒出来,估计只有一脸的黑线!
滴滴出行官方仅仅低调的发了新闻稿,连个牌照图片都没有。当然自家的东西晒不晒自己说了算,但是天津相关部门发的牌照其实大众想看还是能看得到的,而且牌照这东西就是为了给大众展示的,向有关部门问询求索了一下,很快就看到了滴滴的牌照样子。见到真相,我要由衷地给天津有关部门点赞,这个牌照非(gan)常(de)严(piao)谨(liang)!
看到牌照上的文字,我想说对于滴滴而言低调也许就是最正确的姿势!
一般来说,括弧中间的字是用来注解与补充说明的,而在滴滴《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中的括弧内的文字(不开展私人小客车合乘业务)却显得非常亮眼。这说明天津有关部门即非常重视小客车合乘业务,又非常清楚小客车合乘业务和滴滴出行这样的平台之间的利害关系。
先说说小客车合乘业务为何会被重视,小客车合乘,又称顺路拼车,前提必须是顺路,必须供给侧先有供给,供给的服务包括车主的整个行程,起点与终点以及大概出发的时间段等基本信息必须有,然后才有需求侧的用户提出需求之后,出行服务平台进行匹配,最终达成合乘的目的。在这个供需方交易的过程中,双方是需求互补形成了共享一辆私家车完成了一段双方重合的行程,双方理论上并不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与快车和专车的供需关系有本质的不同。
合乘与专车快车的应用场景也不同,专车只要上线就是待命状态随时等候订单,本身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接到订单的第一个目的地是用户的起点,终点是用户的目的地,而合乘的车主只是将一段行程上线进行拍卖,有自己明确的行程起点与终点,就是顺路拼车。
合乘之所以被鼓励,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提高私家车的使用率,而不是增加私家车上路行驶的里程,来提高整体城市交通体系运营效率。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高峰时段上路行驶的车太多了,稀缺的资源是道路,而不是运营车辆!滴滴经常发布城市交通拥堵报告,其心知肚明无序增长的专车快车数量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他就是要保持“装睡”,谁也叫不醒了!
天津有关部门之所以这样标示,说明有关部门在界定滴滴顺风车业务是否属于合乘业务暂无定论。作为监管部门必依法合规执行认证,能界定的清楚的业务先界定清楚,不能界定清楚的暂行标注是正常的。而企业必须自证业务属性合法合规,滴滴出行想证明自己顺风车的业务属性其实不难,开放服务器数据接口接受审查即可。
如果滴滴顺风车的数据无法说明顺风车符合合乘要求,那么下线业务板块就是内部整改举措,整改完毕再上线属于试运营,还是需要等待监管部门审核备案接受监管才能拿到牌照。滴滴出行通过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披露大量数据报告展示了其做为大数据公司的形象,如果滴滴顺风车业务的产品逻辑设计与其线上参与运营的司机车符合合乘的要求,只要开放数据就能充分说明,没有难度,何必要先下线一段时间呢?用系统迭代升级来解释就是一种“装睡”的态度与表现。
目前,私家车合乘业务的监管方法有关部门尚无明确的说明,因此很多不符合专车要求的车辆与司机很可能以合乘为掩护继续参与运营,说白点就会形成事实上新的“网络预约黑车”群体存在。
滴滴作为平台运营商有没有主观上转移快车全体到顺风车业务板块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作为监管部门对于已经形成规模的滴滴有这种担忧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发证的时候总不能被企业套路了吧?该捅破的窗户纸一定要捅破的,该封堵的隐患一定要封住,否则日后“背锅”事小,兹事体大!只要滴滴出行不把其顺风车业务拆分出来独立运营,并接受监管,就很难摆脱外界对其利用“顺风车”业务板块转移并保留大量行将下线的快车群体的嫌疑,这是业界人士心知肚明的套路。
共享经济对于“装睡”的独角兽只不过是一张“虎皮”!
滴滴一直被公认为出行共享经济的倡导者,可惜一直“装睡”,事实上他已经与共享经济的实质渐行渐远。天津有关部门发的牌照已经表明了态度,对其他地方有关部门执法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其实出行市场不是没有真正的共享经济,“顺路拼车”的模式已经很清楚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求上线的车主不仅仅是有车有安全驾驶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车主提供自己明确的行程,平台是帮助车主找到合乘的乘客,而不是一味的满足乘客出行的便利性,其平台的价值体现在撮合供需双方在不增加公共交通压力与私家车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消费升级,最终达成多。
滴滴为什么不能反思一下?能把消费升级解释成为赤裸裸的“趁火打劫”也是奇葩一样的存在,不招黑才怪!
共享出行一点都不复杂,滴滴做为目前出行市场中的独角兽还要“装睡”到几时?作为消费者的没有义务更没有能力去叫醒一个“装睡”的独角兽!最终就是用脚投票。共享经济对于滴滴出行就是一张“虎皮”,目前很多司机师傅与用户都已经深感与虎谋皮的酸楚,又到315了,这张“虎皮”该被扒下来了!要想让出行变得更美好,我对滴滴出行还是那点不成熟的小建议: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