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段子手,钓鱼帖(指吸引女性在回答中露胸露腿的问题)成为知乎的新标签,它多年累积的逼格似乎正在变味。
“和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被举报编造了100多种人生之后,答主海贼-王路飞已在上周五被知乎永久封号,他与知乎的往事也被这样一句概括,得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其实与他一同被知乎管理员通报封号的还有四个人,王路飞大哥是最猛的一个。无聊的网友把他编的200多个经历按时间线做出表格,颇为壮观,他被标题党称为“知乎最有故事的男人”,一时间成为大家的谈资。
最讽刺的是——为了蹭这位“网红”的热度,已经有人火速抢注了新的账号“海贼-王路飞”,这位抓住商机的新答主在介绍中写道“已改邪归正,正和女友创业卖包,我的微信是×××”
在“童谣骗捐”的风波过去后,类似这种糗事或许已经不值得大家惊讶和愤怒了。多少看热闹的网友都选择平静地转发评论道:“贵乎药丸,我早就把它当百度知道用了。”
“如何看待母子乱伦?”知乎上的心理学案例随之成为营销号的猛料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知乎已经越来越接近一个虚拟的“社会”,这意味着激荡的人生经历、鸡汤书单、情感与性,这样的关键词自然会获得更多的“赞”,更多的被转发,同时不断冲刷你对知乎这个“高逼格”社区的既有印象。
知乎要成为下一个天涯了?
当段子手,钓鱼帖(指吸引女性在回答中露胸露腿的问题)成为知乎的新标签,它多年累积的逼格似乎正在变味。对于钛媒体记者的疑问,知乎也给出了回应,他们很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从产品设计和社区规范上做出调整以保持调性。这样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看做是个如今的付费Live做了铺垫,另一方面也给知乎招来了非议。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知乎产品设计黄涛在用户权重问题上给出官方解释——没错,你的每一个“赞”都要被赋予权重,也就是说,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的话题下,已获得知乎认证的专家大V所点的一个赞,效果会是普通用户的几十倍,从而提升一个回答的排名。
乍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件很不民主的事,同样是用户,为什么我的就“不值钱”?不过,这种做法背后正体现了知乎的小心思:保持一个标榜“专业”的问答社区该有的样子。
知乎早期邀请来的第一批专业人士仍在发挥着重要影响,作为享有高权重特权的第一代,他们认识谁,给谁点赞点得多,谁就能在相关领域获得更高权重,随之获得知乎的认可,目前这样的群体人数保持在一左右。
“这些人就是知乎管理层的朋友圈,是知乎的天龙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本身就没有出内容的能力,这时候就靠着知乎官方给他们引流涨粉,就算知乎力捧这些人,他们还是烂泥糊不上墙。”从知乎出走的霍老爷上月发微信长文痛批“知乎之恶”,并迅速突破100000+。
霍老爷在知乎拥有16粉丝,喜欢谈论新闻、历史和阶层问题,但显然,霍老爷是不太符合知乎“价值判断”的。
钛媒体记者曾向知乎团队询问“天龙人”名单是否存在,得到的回答是,
“我说没有,但这是个无法自证的问题。在知乎有专业背景,能回答某个领域的专业问题的人的确是更受欢迎的,我们也从未关闭成为大V上升通道。”
2016年5月,知乎利用站内大V做起了付费产品知乎Live,目前正在规模化,为一场live交钱的人数从几十个到几千个不等,投资策略、职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最受欢迎的几大门类,人们抱着学点东西的心态进群,一并感受着时下最潮流的学习方式,当大V从培养到变现的闭环逐渐成型,我们对知乎的疑问也有了些眉目。
知乎想让大家遇到问题时真的能有所收获和启发,这个初心没有变,只是随着大V群体的逐渐成型,所谓“问题”不再包罗象,而是有了类型上的限定。
比如,当你提问“为什么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不能以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这种形式表式?”或者“魅族、小米和锤子发布会幻灯片选用的字体谁最好,为什么?”这类没有研究甚至一般人看不懂题面的问题时,倒是会引来知乎大V,得到近乎满分的答案;但像“女神节该如何追到女上司”这种谁都能答的问题,问出来就相当尴尬了。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这句话听起来依旧很美好,不过知乎的潜台词是,“最好你能专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