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私有化,常伴随着这样一个典型对话:“我们被严重低估所以退市”,“你们低价私有化是在坑投资人”。
典型对话发生后,就可能出现道德舆论攻势,比如聚美宣布私有化时遭到的投资人声讨,还可能出现诉讼维权风波,比如近日的博纳影业被诉事件。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香港Maso Capital管理的3家基金(以下简称Maso基金)在博纳影业的注册地——开曼群岛——将后者告上法庭,指责博纳影业私有化定价过低。博纳影业私有化估值约为8.8亿美元,Maso基金认为博纳的估值应是这个数字的4倍以上。
该案一个引人注目的点是,现在距离博纳影业启动私有化已有19个月时间(2015年6月),距离完成退市也有近1年时间(2016年4月),Maso基金为何现在才起诉?这有些不“典型”。
“非典型”争议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ealogic数据,2015年,共有21家中国公司从美国退市,总规模达270亿美元;2016年有16家公司退市,规模为64亿美元。
在这两年的退市潮中,私有化定价低于上市发行价,趁股价暴跌启动私有化,可谓是典型的最能引发争议的因素。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如人人网、当当网、聚美优品等几家公司私有化案。
三家公司中,最早启动私有化的人人网(2015年6月份收到陈一舟要约),最受争议的是其私有化定价比上市发行价低70%。陈一舟要约价为4.2美元,人人网当初上市发行价为14美元。
陈一舟要约引发争议后,人人网私有化进展停滞不前,截至目前仍未宣布达成最终协议,被认为是已实质停止。
2015年7月份启动私有化的当当网,同样因为定价低于发行价遭受质疑,但更受市场非议的是李国庆次年5月份那次的下调报价,被认为是趁着当时短暂的中概股暴跌坑投资人。当当网私有化于2016年9月完成。
2016年2月份宣布收到创始人陈欧私有化要约的聚美优品,可谓是遭到了中概股私有化潮中最猛烈的投资人舆论攻击。陈欧的7美元报价比发行价低68.2%,且当时的市场背景是,聚美优品不久前刚因为新一季财报引发股价暴跌。
与上述三家公司相比,博纳影业的案例就有些“非典型”,因为其私有化价格13.7美元比上市发行价(8.5美元)高,且收到要约时并没有类似前述案例的明显股价暴跌行情,而且,为何是近日才起诉?
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与博纳影业退市后完成的新一轮融资有关。
2016年12月20日,博纳影业宣布完成私有化后的首轮融资,规模20亿元,投后估值150亿元。这一估值,相比私有化估值8.8亿美元(约60亿元)多了90亿元。
如果上述猜测在一定程度上成立的话,这似乎意味着的中概股私有化涉诉风险期有变长趋势。
在博纳影业的案例上,从时间方面来看,此次被诉距收到私有化已19个月,距完成退市近1年;从事件方面看,被诉时间点竟然落在了私有化完成后的新一轮融资活动之后。
涉诉风险期变长?
根据前述金融时报报道,博纳影业并非个案,还有其他几家公司也在开曼遭遇对冲基金的起诉,这些基金认为,这些公司私有化时的估值远远低于公允价值,目的是要在中国国内以更高价格重新上市。这些基金正试图利用开曼群岛法庭迫使这些公司向以前的少数股东支付更多。
报道称,这些基金把矛头指向那些在美国退市、而后以3到5倍于私有化估值的股价在中国国内证交所重新上市的公司,包括分众传媒、巨人网络和完美世界。
报道称,过去两年发生的几十起中概股退市案例让人们对公司治理机制丧失信心,同时,现有的这些纠纷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升温。
根据该报道,在开曼群岛遭遇诉讼的公司还包括奇虎360、当当网、易居、如家和盛大游戏。
近两年的中概股退市潮,被市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内估值比国外估值溢价很多的诱惑。比如,从美股退市前,博纳影业总市值50亿左右人民币,而在A股上市的华谊兄弟同期市值近400亿、光线传媒同期总市值达373亿、华策影视同期总市值也有282亿。
除了公司战略调整、溢价问题外,美股高昂的上市运营费用,以及美股“再融资”相比较难,也成为一些中概股公司选择退市的原因。
此外,还有市场人士指出,近些年中概股在美市场受到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比如证监会、交易所愈加严格的监管及要求、做空力量带来的包括集体诉讼在内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也成为不少中概股私有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