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下半场开始与资本寒冬之际,投资者会青睐哪些创业者?也许创投界发展的历史能给你些许教训。在南立新看来,创业投资的发展规律与中国科技创业史、与二级市场发展进程强相关。
1993:中国创投界的起始点
不管做什么行业,入行要趁早
早晚在于,你是否看到趋势,是否能抓住趋势的红利
中国创投界的起点在哪一年,业界其实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我觉得可以把1993年作为起点。这一年有一些代表性的事情,对创投界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
我个人早期工作的公司ChinaVest的创始人叫Robert Theleen,他实际上是美国银行在新加坡的行长。他和妻子两人于1993年到中国做投资,这个时候的中国并没有VC、PE的说法,他们投资了什么呢?他们投了北京的TGI Friday及达美乐披萨这种传统的餐饮行业,后面投资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亚信。他的首任代表就是目前策源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冯波先生。
(小编注:ChinaVest中国创业投资公司著名的投资案例包括,亚信:中国通信及互联网基础建设的先驱,由田溯宁、丁健等成功创建。鑫达实业:全球著名的收藏品及玩具的制造商,早在1997年成功地在美国NASDAQ上市。)
但真正的起源是,1993年,熊晓鸽在麦戈文先生的支持下在中国设立了风险投资基金。IDG在美国其实是一家数字媒体集团,而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是非常冒险的一件事情。
但整个IDGVC团队非常强大,布局迅速,到1999-2000年中国互联网大爆发元年,IDG在中国先后投资了100多家公司,基本覆盖了所有互联网企业,所以它的成功率比较高。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搜狐、百度、腾讯等等,把握住了整个趋势浪潮带来的收益。
所以说,不管做任何行业一定要趁早。
2001:中国创投界的第一个资本寒冬
要看政策
2001年,是中国创投界的一个历史年。
一是纳斯达克在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下跌,触发了互联网的第一个寒冬,其原因在于1999年一个概念就能上市所引发的积薪厝火,从而很多不靠谱的公司倒闭,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公司的第一个寒冬,也是中国创投的第一个寒冬。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一批新的本土创投公司初生萌芽。那就是深创投,阚治东是创始人之一,深创投之所以成为中国本土创投界最好的几家机构之一,有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它诞生得早。
这个时期,很多本土创投成立,还在于有消息称中国即将开放创业板,从而使得法人股有希望能够进入市场交易,这就为人民币基金提供了退出通道。但天有不测风云,创业板由于种种原因大幅延迟,一直到2009年才开放。
因此,中国本土创投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寒冬,而且寒冬延续了很多年。其实比深创投更早的还有几家,像北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百度百科上还健在),趋势学院在座的多数人已经不知道这家公司存在了,因为其随着纳斯达克寒冬来临而销声匿迹了。
这个时期,中国本土有了最早的公司级风险投资CVC(Corporate VC),最有代表性的是联想创投。联想作为PC时代的领头羊,他们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经过前十几年的发展,是目前Corporate VC在中国做得最好的。就是今天的君联资本。
当是还有一家很有代表性的CVC——红塔创投,就是做红塔烟的。可能也没有人知道,这就是历史。
2003-2004:美元创投回暖,上市带来新窗口
入行早的,回报来了
讲到2003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携程上市,带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新一轮高潮,其实也带动了其背后的VC新一轮高潮。
这里的故事首先讲到的是携程四君子:带三个公司上市的季琦、之后创立了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坚守携程的范敏。
2004年,一个触动人心的事件,就是盛大的上市。盛大的上市,造就了当年的中国首富陈天桥,同时也成就了中国的创投教父阎焱。当初盛大网络由于游戏版权不在自己手里,阎焱团队内部争议很大,后来阎焱力排众议决定投资盛大。仅仅18个月后,盛大就成功赴美上市。
阎焱,其实是我们中国最早的PE代表。他最早是在软银旗下做SAIF,即Softbank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公司),后来取了谐音叫赛富。因
2005-2008:美元基金进入辉煌时期
中概股纷纷上市,创投乘势而上
互联网进入细分领域,创投继续这一波红利
到了2004年之后,其实是真正的转折点,因为携程的上市,形成了中概股在纳斯达克的第二波上市热潮,就让很多人按捺不住,以邓锋为代表的一拨在硅谷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回到中国进入创投界。以沈南鹏为代表的一波从投行和优秀创业公司出来、在中国成功创业的创业者开始发起了新的基金。
现在这个图呢,是红杉最主要的几位合伙人。沈南鹏居中,周逵是原来联想投资的得力干将,他在2005年离开了当时的联想投资,然后跟他们一块做了红杉资本。
邓锋,代表了中国在硅谷创业最成功的一批人士,他创办的NetScreen,以40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当时美国的另外一家叫Juniper。所以他当时成为硅谷华人科技界最有钱的人,然后他跟着NEA(小编注:NEA是美国最赚钱VC机构之一,仅Groupon一个案例,就让NEA“一飞冲天”)一块回来,之所以叫 Northern Light就是北极光这个名字跟NEA也是有巨大的关系。
与邓锋同时回来的还有朱敏,回国后成立了赛伯乐。KPCB和红杉这两家硅谷最老牌和最有名的投资机构也在这一年,开始进入中国。2005年也是google进入中国的时间。
由于邓锋是技术背景,所以他在技术产业布局最多,多数为2B的企业,尤其跟芯片、跟硬件相关的,所以鲜为人知。但我认为未来10年一定是北极光成绩卓越的时代,因为他们在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领域,都做了很多成功的布局。
2007年,又迎来了上市的另一波高潮,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同时雷军奋斗8年的金山上市。网络游戏几大公司完美时空、网龙、巨人也都纷纷上市。
所以这一年呢,还有一些VC出现,像08年左右的时候经纬由邵亦波和张颖成立了经纬。邵亦波早年创立了易趣,后来卖给了美国的Ebay。经纬在美国是一家很大的VC,也在这年进入中国。在每轮股市大好的时候都会诞生一批新的VC和一些非常优秀的投资机构,也是因为资本市场的繁荣,所以一级市场募资和各方面都会比较容易.
2009-2010:本土创投春天来临,全民PE
创业板终于成立,本土创投退出渠道通畅
国内国外同时高歌猛进,全民PE到来
2009年是中国创投界里程碑式的一年,因为千呼唤始出来的创业板终于成真,中国本土基金真正的大发展,是因为他们有了退出机制。前面所提到的那些VC全部是美元基金,到了09年之后,人民币基金出现。最早成立的深创投和达晨,他们在这一年全部有了自己的收获,有幸成为中国新一轮的基金的代表。
发展至2010年,国内国外的上市都在高歌猛进。深创投早期投资的26家企业IPO上市,至今这个记录仍没有破。同时在美国,2010年共有43家企业赴美IPO。一上市就翻几倍,形成了全民PE的局面。
2011-2013:投资阶段前移,天使投资抬头
超级天使成为明星
IPO退热后,投资开始向早期转移
2009年,美国的YC和还有一些新的孵化器就开始在硅谷兴起。2010微博开始盛行,让徐小平和李开复,包括薛蛮子先生,走入公众视野。他们投资很多新创公司,引领了中国新一波天使投资。 但中国的天使投资其实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亚信,田溯宁也是在硅谷接受了天使投资。2007、2008年一批企业上市后,出现了一波的天使投资人。2009年创新工场成立,把YC和孵化的概念再次引入中国。于是,到了2011年,天使投资热潮开始形成,也成就了一波中国非常优秀的超级天使。
08年的时候创业邦推出了“年度天使投资人”奖,颁给了雷军,因为他投资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比如YY等等。2009年的获奖者是曾李青,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在座比较不熟悉的像吴炯,是阿里巴巴的首任CTO,也是阿里巴巴的天使,是季琦的天使,他们推动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新兴公司出现。包括王刚作为滴滴的天使,这些超级天使带动了中国新一波的百亿美金公司。
他们投资理念各不相同:雷军08年09年的时候只投他最熟悉的人。蔡文胜,投资草根和流量大的平台为主,所以蔡文胜也算我们超级天使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投资少而精的呢,像吴炯,成功率非常高,刚才讲的是汉庭的天使、阿里巴巴的天使。曾李青是腾讯的联合创始人,退出之后投了一系列的网络游戏公司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做儿童游戏上市的淘米网,再就是还有互联网金融公司包括房多多等等公司。
2014-至今:过山车式的资本与全民创业
新三板造就了新的阵地
大众创业,众创新,互联网+
资本寒冬,回归理性
到了2014年标志性事件就是新三板。新三板全国扩容后首批近300家企业集体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将达到621家,超过创业板,与中小板企业数量旗鼓相当。A股由2013年的“熊冠全球”转变为从熊到牛,从疯牛再到慢牛的逆袭。其中,新三板牛股频现,共有71股涨幅超十倍;2015年8月,以A股与美股为代表的全球市场暴跌,对中概股发展走势、私有化进展、及国内创业公司和融资环境,带来巨大冲击,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大众创业、众创新的光环下,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业成为流行。加上A股二级市场一波大牛市,中国创业创投界进入到空前的火热。加之前面说的新三板的刺激,中国诞生了新一波基金的成立,张震、高翔就是从IDG走出来的,那他们做了新的基金,叫高榕。像达晨创投出来的就是启赋资本,达晨创投曾支持了很多中国早期的pre-IPO企业上市。刘二海也在14年的时候从君联资本出来,创立了愉悦资本。
进入2016年,中国的创业开始退烧,创投界回归理性。创业者都说是资本寒冬,但这只不过是回归理性。
这里我们把互联网发展史融入进来梳理一下,从IDG在2000年前后崛起的时候,到05年红杉中国,到09年创业板等关键事件爆发,到后面全民的天使、PE、VC,总结下来,其实无外乎就是这样的一条脉络。
那我们现在能够在哪里呢?我觉得可能在全民天使和全民PE的时代,我们没赶上。那么未来,哪里还有红利呢?也许我们还可以抓的可能就是战略创投。
战略创投
早年的CVC:英特尔、高通、联想
后来的CVC:腾讯、阿里、百度
公司级战略布局,CVC是未来趋势
英特尔Capital应该算是美国战略VC做得最好的,还有一家是高通,他们两家都是两个芯片厂商,英特尔VC比高通还早,也是进入中国最早做的一家CVC,也为中国很多VC出人才,成为中国VC的黄埔军校。像我们知道启明创投的邝子平就曾经是英特尔Capital在中国的负责人,英特尔Capital中国原来的一些投资经理,现在都是投资总监,都变成了很多VC的合伙人。
我觉得在中国,CVC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成立独立的公司,由战略投资部拿某公司的钱去投,一种是成立一个专项的基金。
走得最快最远的就是联想控股下面的基金,他从天使到VC到后面的PE都有,而且它不只是吸收自己的钱,尤其像君联资本,不止来自与联想内部,更多的钱是在社会上和其他基金募集来的美元和人民币都有。
在互联网公司里BAT三家做VC最好的就是腾讯,投了应该有几百家公司了,腾讯搭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链,与之对应的就是最近的小米,小米其实也投了一系列相关的这些企业。阿里和百度在这边就弱了一些,但最近百度也成立早期基金,CEO是前想之星投资合伙人刘维,也是我们创业邦40岁以下投资人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位,投资了Face++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