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总结时,翻遍了年终总结模板,有高屋建瓴式的,有平铺直叙式的,有言简意赅式的,有高调装逼式的……而我只想通过对2016年的回顾,实实在在地告诉中再融所有用户,这一年我们究竟做了什么?
从0到1,紧锣密鼓实现合规第一步
中再融成立于2015年12月,通过三个多月的封闭研发,平台于3月23日正式上线,恰逢监管时期,中再融步步为营,布局优质资产端的同时不忘合规之本,坚守不碰用户资金不设资金池的底线,通过第三方支付积极对接银行资金存管,并获批ICP经营性许可证,加快合规步伐,实现从0到1的快速迭代。
(中再融2016年发展历程)
实际上,优质的资产也是P2P网贷合规的核心。只有真实的资产才是平台赖以生存的根本,放眼整个2016年,那些逾期、跑路、清盘的平台,大多是因为不良资产端导致平台无法如期兑付。平台用户体量的增长势必会对资产端的要求更高,在这一点上,中再融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再融风控先行,在2016年初建立线下独立风控团队,遍布武汉、长沙、九江、南昌、济南等地,打造异地三级风控体系。在常规标准业务上,与千磁小贷、江西银邦等多家保障机构合作,建立联合保障计划,对每个项目提供风险准备金,将逾期风险降到最低;在平台主打项目“再生财”业务上,创新模式,建立“平台+协会背书+深度自有风控体系+绿色供应链金融”四维度防护体系,并与再生资源领域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为借款企业提供担保或保荐,目前中再融已与中再生协会、地方供销社以及振辉集团等达成合作。
从1到200,核心团队初具规模
说起资产,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资产一定是人才,无论产品打造、设计研发、运营模式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回首2016年,中再融团队从星星之火逐渐发展为火炬。
P2P网贷行业85%的人才都是从其他的行业跨界而来,其中有34.8%的人才在该行业从事的是工程或信息技术。而中再融团队则融合互联网技术人才与金融专业人才,建立核心人才战略,核心成员由来自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农业银行等知名互联网及金融机构资深人士组成,在技术研发、金融产品、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16年,北京总部人员达到80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风控团队成员达到130人,从1到200,中再融核心团队初具规模。在团队建设层面,中再融建立内部分享机制、定期团建制度、合理薪酬体系以及以人为本的员工关怀体系,造就一个结构更加合理、锐意创新的高素质品牌综合团队,为平台的爆发性增长奠定人才基础。
这期间,产品设计团队深入用户,调研用户需求;研发团队不辞辛苦封闭研发,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提升平台功能;运营团队不断优化平台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在各大节庆假日均推出惠及用户的有趣活动,增强互动的同时使用户获得更多收益。当然,最重要的是,平台获得的优秀成绩也离不开高管团队对于中再融的顶层设计以及创新模式的优化。
从0到亿,平台整体成交量稳步增长
互联网时代,模式是否顺应时代潮流需要市场和用户的验证。中再融专注于再生资源领域的绿色金融,不断完善供应链金融模式,以50元起投的低门槛、7%-10%合理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中再生协会的强大资源背书,以及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平台上线半年实现破亿,截至目前,平台整体成交量达到190,130,000元,实现稳定快速增长。
平台的稳步增长离不开优质资产项目。坚持小额分散能有效提升平台资产健康度,小额分散的借款模式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更强,而投资用户的风险能被有效稀释。从平台整体借款项目来看,人均借款金额符合《监管办法》限定的额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额化与分散化。
从平台成立之初到年底,中再融合作优质项目突破500个,历史收益100%达成,逾期率为0;而优质的资产项目带来不断增长的自然流量,2016年年底,中再融用户量突破50000。
这一年来,从平台成立、模式成型、团队建设到获得不俗的成绩,中再融展现了自身靓丽的一面,也获得了用户以及行业的认可,凭着过硬的从业资质、优良的风控口碑、创新式绿色金融项目,为互金平台的绿色金融增添了一抹亮色,获得业内重磅奖项金鼎奖、金i奖等。这是对中再融的认可,也是对中再融更上一层楼的鞭策,未来,中再融会以更合规的姿态、更完善的服务迎接新的投资用户和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