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明确了微信小程序正式跟用户见面的时间—2017年1月9日,张小龙在一个多小时的主题演讲中,详细阐述了小程序的由来,小程序是满足用户一个特定的需求,这个需求必需是真实存在的。小程序融合了PC时代搜索网站的优点和微信二维码的特性,我们不希望他在手机上是一个网站的体验,而且是更好的体验,所以我们定义出小程序出来。小程序就像PC时代的网站,不需要下载、安装,信息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微信科技自媒体呆盟说,微信小程序专栏作者“春晓”也在第一时间解读了本次事件。
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小程序的发布时间,之前90%的业内人士几乎都一直预测是在12月28日,也就是微信召开公开课的当天(今天),但是我确在上一篇微信小程序文章的结尾秉持了不同的意见:春晓按照自己的逻辑来预测小程序的发布时间,作为全网唯一准确预测微信小程序发布时间的媒体人,多家媒体,百位朋友在第一时间给了我及时的赞许和支持,春晓倍感欣慰和自豪,虽然预测对了小程序发布时间的准确范围,但多少还有点运气成分,毕竟当时我还说了一句话:“也许我们都猜错了,真正知道答案的只有微信团队和张小龙自己。”
回归正传,我将今天在现场听到的,感受到的一一解读出来,希望给各位朋友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启发。
一、小程序在微信上没有入口,入口的主动权在用户手里
张小龙本次明确提出:小程序没有入口,这和公众号一样。没有使用过小程序的人找不到入口。小程序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小程序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被打开:
1、 如果你希望你的小程序能够展示在用户面前,首先用户至少需要打开过一次你的小程序,下次微信应该会给用户一个“你使用过的小程序”或者“收藏”功能,让用户更加方便的找到您。
2、 用户通过扫码或者搜索第一次打开你的小程序后,后面仍然可以通过扫码、搜索或者第1点提到的“你使用过的小程序”打开你的小程序。
3、 对于小程序拥有者来说,他们想的应该是如何优化小程序,提高用户打开小程序的频率。
二、小程序没有应用商店,微信团队也不支持推荐、排行榜、互推功能的小程序
张小龙讲到:小程序没有下载过程,因此不会存在下载的应用商店,但是可以查找和搜索。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形态,因此我们不会去做一个分类排行推荐。
微信团队曾经在公开的资料里明确告诉过我们,小程序不能提供与微信现有功能相似的服务,不能提供导航、排行榜、互推的服务;有些朋友自己在想,微信团队自己不做,我们自己能不能换种方式做一下,我付责任的奉劝各位,不要做和微信团队产品理念相违背的事情,否则就算您做的再巧妙,微信团队仍然可以一根手指拍死您,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12年那一波微信公众号导航网站的行情呢?我的建议:没有意义的事情大家少做,否则你再努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小程序没有订阅的关联,只有流量的概念
张小龙讲到:公众号可以有很多订阅的粉丝,但是小程序不会有订阅的关系。所以小程序的开发者不能依赖于粉丝数量,只有访问数量。粉丝并不意味着访问。它跟公众号从本质上来说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新的形态。
我们单纯的看小程序,可以算是PC网站在移动端的一种新的展现形态,只不过微信团队把PC时代用户通过网址触达网站的行为改成了通过二维码触达小程序。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微信团队确实帮助用户摆脱了必须关注才能浏览或使用的烦恼。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微信团队给了所有人一次重新赛跑的机会。从另外一层面来看,我认为PC端的某些思维其实可以沿用到小程序上,具体是什么,我在后面的文章里会提到。
四、小程序不能PUSH消息,只能推送模板消息
张小龙提到:小程序可以提供有限的通知,类似邮箱通知,可发送用户需要的通知。我们会提供一个通知的入口。这是一个很有限的通知能力,我们限制的非常严格,我们要避免出现“接受大量垃圾邮件”的事情发生。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单理解成:在你享受服务之后小程序给你推送的一条消息,消息里面包括服务的诸多细节,例如我们在微信上购买电影票,付完钱后我们马上就能收到微信的消息通知,通知里包括电影名称、价钱、观看地点、影评及评分等诸多种信息。
前面我有提到过,简单的看小程序,其实就是一个被赋予更多创新的“移动网站”,以前我们访问一个PC网站,网站可不能随意给你PUSH消息,否则你就可能崩溃掉,其实现在微信团队定义的小程序的也是这个逻辑,微信团队的初衷是希望开发者能够集中精力开发出对用户有价值的服务,而并非像公众号时代那样每天想着PUSH什么内容给您的粉丝,这也体现了小程序和公众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应用形态的产品逻辑。
五、小程序支持分享到聊天和群聊里,“小程序页”概念首次被提出
张小龙提到:小程序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可以分享到聊天和群聊之中。这两种区别很大。微信内部讨论把小程序分享到群里,只是用群做了一个传播,但是现在小程序的分享不仅是传播,而是带来一种新的协作的方式。比如说投票功能的小程序分享到群中,意味着所有群成员人可以立即启动小程序进行投票。这个小程序可以带有每个人的登录状态,这个群任务可以被群里面所有人共享,任何一个人更新都会被群里面的人看到,这会带来更多协作式的小程序。
同时,张小龙首次提出了“小程序页”的概念,他的构想是,未来小程序分享的是一个活的信息页面,而不是推荐大家去进入使用。可能未来聊天中不用点进去就能看到小程序的页面在运转。这些可以帮助群主构建出更多可以完成任务的小程序。
张小龙提出的这个构想,我的理解是未来小程序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不需要打开页面都可以展示一个连接后台数据的动态页面,如果这个构想真能实现的话,这个创新确实是技术的一大进步,对我们用户的体验简直堪称一绝。
六、小程序搜索被限制使用,在关键词上下功夫的人需要另辟蹊径
张小龙说:小程序不是基于流量分发的方式获取用户,而是用户触达的时候去使用,而非不使用的时候去推荐。用户能搜索到小程序,但我们会极力限制搜索能力,避免被滥用。我们会提供有限的搜索能力。
我曾经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过:小程序页面可以加标签,标签可以有利于用户搜索到小程序,但当时微信团队并没有透露具体开放搜索的细节,所以我也无从准确判断。但是今天,张小龙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因此,我今天也可以对未来微信搜索小程序做个大胆预测:
第一种可能:未来通过微信搜索出来的小程序,微信团队会通过技术首先匹配你之前使用过的小程序,其次可能会衍生2-3个相关的小程序,而且搜索结果中的这些小程序,不是固定展示,而是随机展示。
第二种可能:未来微信团队会限制你每天搜索的次数,比如1天只能搜索5-10次,每次搜索的结果只出现一个小程序,首先匹配的还是你之前使用过的小程序,其次才会随机的匹配另外的一个小程序。
当然,第二种可能我认为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是这只是微信团队前期限制搜索功能的一种手段,不排除后期会开放更人性化的搜索逻辑,同时又不影响用户的体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想提高小程序的打开率,需要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产品设计和用户首次打开小程序的入口上,比如:二维码、群分享、聊天窗口等等。
七、小程序与公众号彼此可见,但又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张小龙说到:公众号和小程序可能有某种关联,目前的关联是你在公众号里面可以看到这个公众号的企业还做了哪些小程序,你也可以在一个小程序里看到这个企业还做了哪些公众号,他们可以互相跳转。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微信公众号是靠粉丝驱动的,小程序是靠流量驱动的,用户想到使用你的小程序时并不需要关注你,而关注公众号的粉丝也并一定要使用你的服务,也许它会浏览你的小程序但并不一定会使用你的服务,不过我们让用户通过公众号首次打开您的小程序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八、微信小程序更加倾斜于线下应用场景服务。
张小龙说到:我们会轻量的提示您的附近有哪些小程序。比如三公里以外有一个什么店,你可以打开,买点什么东西,这是可能的。
我认为,这是微信团队未来想要重点打造的应用场景。在小程序之前,微信支付已经覆盖了线上线下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我们吃饭、看电影、购物都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微信支付,但是这在微信的大生态格局里显然是不够的,小程序可以更好的弥补应用场景服务的全覆盖,小程序的出现相当于完成了内容+服务+支付的完整闭环。这样一来,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借助微信这个超级生态完成所有可以做的事情,真正的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同时,微信团队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推荐能力,这无疑告诉我们微信团队现阶段更加重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搭建,从而更好的帮助传统企业从微信生态身上得到好处,享受互联网创新带来的切实成果。
写在最后:
微信在几年前被业内定义为连接人与人,随着移动端的快速发展和微信的迅速成长,微信已经从一个简单好用的社交工具变成了连接内容、连接服务、连接商业的庞大生态,它的连接无所不在,全网触达,而微信小程序成为了微信生态中最后的重要一环,为拓展新的场景、新的服务、新的体系提供了无限想象力。更多有关小程序的解读,请关注微信自媒体(呆盟说),我们期待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