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随着一加3的发布,手机快充又成为讨论的热点。本来随着高通与MTK推出官方方案,快充正在变成通用技术,但是因为技术路线不同,各家的优劣还是有争议。
特别是OPPO和一加对于自己的低压充电技术宣传,引发了其他厂商的一些反弹,一些KOL也兴风作浪。那么手机快充究竟好不好,快充哪家强?各个技术路线是否适用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手机快充本身是权宜之计
对于电池来说,充电放电的电流范围虽然很大的,但是是有一个最佳数值的。
通常,锂电池的充电在0.5C左右是比较理想的一个数值,而冲到最后则是要涓流充电。
就是说3000mah的电池,1.5A充电比较理想,电流太小了会影响充电速度,电流太大的则会影响寿命。
但是,电池充电也不是一上来就0.5C的去冲,而是之前有一个热身期,之后有一个涓流期,这样加起来,电池充满2个多小时是必须的。这也是大多数厂商选择的充电方式。从保护电池,增加电池循环寿命出发的。
但是,这种充电方法对于着急用的用户来说太耽误事,零散时间充电效率太低。
以前电池可更换的时候,这个不是问题,换块电池就可以了。而如今都是不可更换电池了,这个低效率就比较麻烦。
要出门,电量低,只能带着移动电源了。
于是,闪充就作为补充技术出现。
闪充就是就是增加充电电流,减少充电时间,降低电池寿命。
因为电池技术的进步了,以前0.5C充电循环,降低到80%的电量只能用500次循环。
现在0.5C充电循环可以到1500次,1C充电也有800次,而手机正常就用2年,一天一次700次循环就够了,不需要坚持5年。
所以各种闪存技术就出现了,本质都是一样的。大电流换充电时间。这个其实是针对内置电池的权宜之计。
二、手机快充技术的优劣
现在手机快充技术有几条路线。一条是OPPO先研发出来的大电流快冲,这个技术当时确实是创新。
思路是充电变压器端直接降压到锂电池充电所需的电压,专用线材,增加触点,大电流传。把降压发热做到变压器一端,手机少了一步降压发热的过程,充电快同时手机不热。缺点是专用变压器,专用线材,协议自己做的,你都得专门卖,贵。
还有一条是芯片厂商研发的,高通的快充,这个思路是充电器一段加电压,手机一段加芯片处理高压,传线路上电流不用太大,不用专用线材,电压上去。这个方式的优点是通用,只要是高通的产品,不管什么品牌配上合适的变压器线材都能快充。便宜。缺点是手机端有一个高压转低压的过程,而且这个高压比普通的充电5V 要高,转换过程中发热会比普通慢充更大。
第三条是电压,电流一起加,这个是未来的趋势,优点是可以更快,缺点是既要专用的充电器线材,手机又会发热。
从目前实用角度,OPPO和一加(OPPO授权)的低压路线,用户感觉会比较好(快充,手机又不热),但是贵一点。未来电压电流一起加的方案,适合有迫切快冲需求的人。
另外,电压电流一起加的方案,也需要有过冲能力更强的电池,否则用一个月电池就完了,充的再快也没用。
三、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快充?
对用户来说,快充和不可更换电池其实有点矛盾。快充降低电池寿命,而不可更换电池要换起来很麻烦,没有电池买,去客服换很贵(换联想K920的电池就要200元之多)。
闪冲次数多了,换电池的频率就得加快,理论上800次,900次才会电量下降到80%,实际上未必有那么长的寿命。
所以,闪冲无论什么路线,最好是可更换电池,LG G5这种就很好。
如果,电池不能更换,那么快充应该有一个选项让用户选择。
毕竟也有不着急的时候,譬如晚上充电,7-8个小时时间,用不了那么快,慢一点保护下电池更好。
另外,移动电源是需要快充的,“打吊瓶”肯定是应急的时候,这个时候充的越快越好。电池寿命,发热之类的问题可以先放放,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另外,电池容量做大一点,多做两个电芯,对安全的快速充电也有好处。
作者:maomao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