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商店已经不会独立存在,很少有公司能摆脱这样剧烈的引力变化
周六中午,一则关于阿里巴巴两亿美元收购 Android 应用商店豌豆荚的消息在科技圈流传开。
两位接触交易不同方的知情人向《好奇心日报》表示收购确有其事,并且至少从今年一季度就开始洽谈。目前尚不确定收购具体金额以及之后股权如何处理。
人生中创办的第一个公司卖出两亿美元听上去不是坏事。但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三年前曾拒绝过高于这个数字的收购提议。两年前豌豆荚宣布完成 1.2 亿美元融资时,估值也有 9 亿美元。
豌豆荚本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中仅存不多的几个不依附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三巨头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消息传出后,关于豌豆荚是不是卖迟了、没有竞争过 360 的评论再次涌现出来。
回头来看,这样一个创业明星的命运转变,更多可能不是公司运作好坏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重力变化的结果。
豌豆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Android 应用商店,而独立的 Android 应用市场本身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即便豌豆荚 13 年就卖、或者之后打败了 360 也只是卖得更贵而已,并不会影响产品本身的变化。
根据两家每日活跃用户在数千规模的应用开发商向《好奇心日报》提供的信息,过去一年半,小米、OPPO 等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带来的下载量激增。第三方商店虽然还能带来大量下载,但它们所占份额都出现明显下滑。
豌豆荚只是第一个问题暴露给外界的大应用商店而已。在手机厂商自带应用商店的挤压下,它不会是最后一个。
短短五年时间,Android 应用市场在中国就从创业者和投资方追逐的热点变成一个前景无望的生意。这是怎么发生的?
应用商店最初是怎么变成热门生意的?
2009 年从做“Android 手机的 iTunes”开始的豌豆荚,赶上了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的爆发点。
2010 年,Google 退出中国,快速增长中的 Android 手机一下失去了官方应用商店。
紧接着 2011 年年初诺基亚宣布转型投奔微软的系统,未来大半年都不会推出高端机型。这让三星和 HTC 在这一年迅速夺走大半个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不久,小米带起一批中国智能手机品牌。Android 系统占领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八成以上。
2011 到 2012 的一年时间,Android 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从 5000 增长至 2 亿。这些手机都需要一个应用商店,而豌豆荚是最成功的之一。
百度、腾讯、360 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强势进入应用商店市场。
到 2013 年,百度为收购份额只有豌豆荚一半的 91 手机助手,花去了 19 亿美元。整个市场之热可见一斑。
但这光景没有持续很久。
硬件销售放缓,手机厂商必须从商店赚钱
截止到 2015 年,智能手机联网用户已经占全国互联网用户总人口的 90%。
之后卖智能手机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难了——厂商不再是和老旧的功能手机竞争,而是得说服已经在用智能手机的人换新手机。
硬件越来越难卖,应用商店却是一个持续的生意,尤其是游戏。让用户免费下载游戏,再靠虚拟道具、关卡赚钱成了今天在手机上直接的赚钱方式。
此外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快速涌现,商店广告也成了一个赚钱的好渠道。
根据 OPPO 的官方广告刊例,2015 年 7-9 月,OPPO 手机应用商店的首屏最贵的广告位已经从 4.2 元涨到了 9 元一天。即便是到第三页的广告位,价格也在两个月时间翻了 3 倍。
广告和游戏推广都需要规模,五年前中国手机厂商各自的用户数量都很有限,360、豌豆荚都能触及更多用户。
但几年竞争下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话语权也已经集中在少数几个公司手上。
根据 IDC 的数据,2015 年除苹果以外,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最好的 4 个手机品牌是小米、华为、OPPO 和 VIVO,占整个市场的 44%。
今天的手机厂商已经有了足够的规模、也有充足的动力将应用商店抓在自己手上。
而面对手机厂商,第三方应用商店没什么竞争力
现在拆开一部新手机,首屏上一定会有厂商自己的应用商店,无论你用的是小米、OPPO、魅族,还是更小众的锤子、一加。
左边是小米 MIUI,右边是魅族手机的首屏,应用商店都是默认预装的自家的。
用户打开手机直接就能从“应用商店”、“游戏商店”这样的地方下载新东西,看上去似乎更安全,而且后续应用升级体验也会更好。
早在 2014 年,OPPO 游戏运营团队的一位成员就对《好奇心日报》表示 OPPO 手机上安装的应用中,超过六成来自 OPPO 自己的商店。另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魅族也表示官方商店所占比例早已高于这个比例。
今天智能手机是每个人都在用的商品,不再是曾经的极客玩具。大多数人对折腾“应用商店”没什么兴趣。
留给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只剩下市场的一小部分了。
到这时候,豌豆荚做得是不是比 360 好已经不太重要。360 自己也在 2015 年开始全力转型做手机。
腾讯和百度的商店大概是仅有的例外,但它们的生意并不是商店本身
如果说第三方的应用商店还能有什么例外,大概只有腾讯和百度了,但它们的商店都依靠着各自的互联网服务。
微信和 QQ 基本覆盖了全中国所有智能手机用户,大多数人每天花数十分钟在腾讯的社交网络里。
广告是一个注意力生意,腾讯的广告业务已经翻倍涨了好几个季度。它在微信、QQ 空间的广告位可以成为应用和游戏的重要推荐入口。
腾讯对利用自己的社交网络打压对手也毫不手软,今天在微信上发 Android 手机应用的下载链接给朋友,只有腾讯自己的应用宝的能直接下载,360、豌豆荚都要再点开右上角的“在浏览器中打开”才行——早先还曾出现过直接将竞争对手链接替换成应用宝链接的恶劣手法。
百度则有搜索作为商店的入口。在百度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可以直接点击下载应用。这些下载都会默认把百度自己的应用商店“百度手机助手”给下载下来。
说白了,腾讯和百度的应用商店只是这两个巨头各自在社交和搜索的影响力延伸。
在中国,没有第三家公司有这样的支持。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到头,又一个曾经价值数百亿的创业机遇变成了手机厂商和少数巨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