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线上线下的融合成了一股不可逆的潮流。
海航投资了途牛、凯撒旅游,众信投资了穷游,携程入股众信,传统旅行社与在线旅游公司这两个昔日的死对头,重修鸳盟。
不光是传统巨头与OTA间的抱团,当阿里旅行有条不紊的推动「未来景区」,穷游力推Q-Home,途牛、驴妈妈纷纷开了线下店,连一块去也开了实体店,2016年旅游创业公司一边「增重」一边走线下的「鼠标+水泥」的路子显而易见。
这是互联网旅游创业者对线下的回归,还是线下旅行社的逆袭?是未来的大趋势,还是旅游行业互联网化的必经之路?今天我们就掰扯掰扯。
都有哪些公司在玩融合?
这股在线旅游公司做重线下转型的浪潮,并非是在2016年刮起的。但进入2016年,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旅游初创公司都选择与地方有实力的传统旅行社合作。
「鼠标+水泥,本来就应该是互联网旅游该有的方向,只是最近几年才被业界重新审视」。在欢逃游创始人史横眼里,线上线下的融合是一种应然。
旅游业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企业在不断线上化;一种是互联网企业向线下渗透。
1.线上渠道+线下资源。实际上,他们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切入点上有所不同,一种从传统旅游业作为出发点,把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一种是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通过线上搭配起线下,最终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
这种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渠道为主导,目的是掌握上游的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携程对华远、众信、东航的投资,以及去哪儿网投资旅游百事通。
第二种是资源方为主导,以线下旅行社为主,尝试做的互联网转型。诸如海航+途牛,众信+穷游,中青旅+遨游网.......
这样的模式,简单直接,甚至粗暴。好处在于对资源强有力的把控,但最重要的是,或是在渠道方或是线下资源端,你要有足够的资本与优势地位。
2.线上渠道+线下门店
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场景化的东西,重体验,线下的门店与地接社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行前或行中场景体验。加上线上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烧钱买流量的方法又不可持续。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愿景是,线上向线下导流,同时到店游客可以感受场景化的体验,线下获客,线上交易,形成互补。所以越来越多的OTA、平台、创业公司都陆续尝试到线下开门店。
线上渠道+线下门店的模式也有细分,主要有:
(1)京东模式:以途牛,同程为代表,另外还有穷游的Q-Home。他们的线下体验中心,基本上是类似京东的直营模式,服务、品控相对好把握,有助于出游体验的提升。但模式复制较慢,据悉目前途牛的区域服务中心已经开了170家,同程也有200家。而布局出境游市场的穷游,仍在谨慎的复制。
(2)加盟连锁店:以驴妈妈为代表。这类门店与体验店不同,拿驴妈妈来说,2016年初时驴妈妈表示要在2016年度开2000家门店,他们在每个地区选择当地声誉、服务有保障的线下旅行社门店,统一装修。一方面驴妈妈从线上导流,为门店带去用户,而线下门店可以对线上反哺。
当然,这样的O2O模式在很多行业里都很盛行,但也有一定的天花板。门店在租金、物业、运营、人员等硬性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店模式的成长。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如果采用直营的模式,短期内的快速扩张势必会严重加大运营成本。而加盟模式虽然模式较轻复制较快,但快速扩张品控服务又不得保障。
说到底,C端在线旅游公司由线上向线下拓展的本质,仍旧是在拓宽流量入口与用户争夺。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其中呢?
旅游行业有互联网吗?
有人说,因为线上的流量、获客成本太高,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近末期,而线下的体验差,所以互联网人冲到线下,去提升线下的体验与服务,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而旅游行业的问题是,互联网程度很低,对旅游的介入还远远不够。根据易观智库的《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6》数据监测,携程、艺龙、去哪儿耕耘了十多年的中国旅游产业,到2015年线上渗透率才达到11.5%。
这意味着即便到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都是线下完成的。
旅游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地域性较强,产品半径小。由于客源地和产品属地相对分离,也造就了相对较长的旅游产业链。现阶段,我国普遍的旅游产业链是:游客——旅行社/OTA——导游(含司机等)——旅游目的地——目的地消费场所(自由行游客可自动略去导游环节)。
在这个链条中,每个节点都会影响游客出游的体验。但当下的现实却是,同行恶性竞争,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薪资水平不高,交易环节的腐化等问题充斥其中。
近几年,从「三亚大排档」、「零团费」,到「青岛大虾」再到「天价鳇鱼」,几乎每逢黄金周都会爆出一系列的恶性旅游消费投诉事件。一方面说明旅游消费的确已成为大众消费的一部分,也反映出国内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旅游行业之所以有这么多乱象,根本原因并非是「组团社」、「人」的问题,而是供应链的技术改造的问题;并非是游客需求太多,从业者应接不暇的问题,而是没有多少从业者、创业者去认真的整合碎片化的旅游资源并做成旅游产品的问题。
旅游本质上是本地生活的异地化。前面我提到,旅游是个场景化、大众化的体验消费,大家都认识到了旅游产品与服务直接决定了用户的体验感。
因此,当旅游变成一种生活,旅游产品就拓展到吃、住、行、游、娱、购各个方面。
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说,「中国的旅游业并不缺需求,而是缺供给」。的确,在线旅游在中国发展了近20年,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商旅与跟团游为主,旅游产品除了「机+酒」,就是「景+酒」,但对于口味越来越刁的用户来说,远远不够。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旅游产业链几乎每个环节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无论是中小酒店、民宿、还是线下旅游产品的供应商、中小旅行社(尤其是夫妻老婆店),他们都受困于手工记账、人工渠道对接等落后的高成本的生产方式,但有时也在享受这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
这些底层的资源方并非不愿意拥抱互联网,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缺乏信息化的工具。线上线下的融合,缺乏真正的桥梁。
对旅游产品与技术的尊重才是旅游业真正的价值回归
照理说,线上企业要发挥自己的大数据优势、流量优势、渠道优势,线下企业则发挥自己的区域性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线上企业和线下企业可以共同采购,协同分销,实现销售管理的一体化,降低运营成本。双方摒弃价格战,才能共同打造一个旅游O2O线上线下的生态闭环。
当下,特色旅游产品往往是碎片旅游商品,具有商品数量庞大、SKU海量、品类复杂,库存、价格、班期数据维护量巨大的特点。
就更需要一个高效的中间层去改造旅游产品的供应链,把一些看似无序化的非标的旅游资源,整理进入一个相对有序、标准化的状态,从而能使得旅游电商总体有一个相对标准有序的交付手段方案,提高旅游供销链条的「供应效率」和「交付效率」。
但旅游产业信息化不解决,供应链得不到充分改造,线上线下的闭环就难以实现。
但目前市场的悲哀是,真正愿意沉下心认真做旅游产品的C端公司并不多见。而在供应链埋头做旅游产品的公司,虽然短期的财务收入有保证的,且如果做好产品,毛利率等指标也不会太低。但往往由于投资长期回报率不如大平台型玩家可观,大部分时候这样不太容易获得融资,也不为投资人和媒体所关注。
这其中,而以技术见长的旅游B2B公司做的都是「苦力活」。既要承载上游供应商多元化、多标准的产品供应,又必须自动化匹配各式各样的采购或预定需求。
然而,toB公司在「供应效率」和「交付效率」上贡献价值被长期淹没,旅游toB公司成长,以及对旅游线下资源的整合,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的速度。
欢逃游创始人史横认为,B端价值本来就存在,「由于OTA的快速发展和强制化的标准化过程当中,整个供应链并没有得到本质性改造」,之前大家只关注C,对供应链忽视了。「上游要连接数以计的资源供应商,下游对接各式各样的电商销售端,这不是人工就可以办到的,必须具备相对较强的数据吸取能力和数据分配能力。」
实际上,有了信息化的工具,提高出游体验就有了方法。
阿里在收购石基以后,也开始做了自己的尝试,推出了基于芝麻信用推出的的「信用住」、「未来景区」。利用了石基在旅游信息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自带的平台流量来提升供应效率与支付效率,提高出游体验。以未来景区为例,用户可体验「快速入住园」,「先游玩,再付款」,「便捷支付」等便捷服务。可以景区通过与阿里旅行的平台互补,实现产品品质的提高,与服务的延伸。
面对糟糕的旅游供应链条,大势已定的C端市场,,不如安心去做好旅游产品,尝试用技术改造供应链,线上、线下的融合便无从谈起。
对产品与技术的回归,才是旅游互联网创业者真正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