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逛了趟宜家。找车位的时候发现,整个地下车库都是他们的广告,不仅心生感叹,这资本家就是不一样啊,无孔不入的教育市场,连车库都不放过。
我其实并没有系统看过宜家的广告,以前陆陆续续在网上有些涉猎,整体感觉还不错。
干广告这些年头,我养成了一些奇葩毛病,比如路上遇到发传单的,很多人都会避之不及,不过我却喜欢接过来认真读一读,主要目的不是看他们在卖啥,而是评估一下这个文案如果来我这里,我会发多少钱。
如果要把广告分类,我大概会分下面四种:
1、写的烂,没效果;
2、写得烂,有效果;
3、写得好,没效果;
4、写得好,有效果。
写得烂没效果,这种情况不用谈,就是那些干行活的,市面上一抓一大把。比如早上上班路过天桥的时候,大妈给你发的卖房子的单页;再比如各种塞到你家门口、信箱和车把手上的理财产品广告。
不过有一个现象我倒是觉得匪夷所思,貌似全中国的文案,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汇库。打个比方,强势这个词,我们就总是能在各种场合看到被奇葩的运用。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只要有新店开业或者签约的场合,基本都会出现这个词。比如某商场招商,进驻了个沃尔玛超市,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广告一定有一句是:恭贺世界500强零售企业沃尔玛强势进驻。人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说个强势还勉强可以,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楼下开了个理发店,大红的喷绘上,一排屎黄的大字:热烈恭贺xx美发,强势入驻……
我忘了是看哪个作家谈写作,他说他从来不用成语写作。他认为成语经过几千年的流传,早已失去了语言应有的想象力,所以要更加生动的表述一件事情,就应该绕过这些语言死区。在他看来,那些热衷于引用成语的作家,要么就是没什么本事,要么就是偷懒。
文案写作,更应如此。
反观一下那些做得不错的,同样是告诉某某东西开始预约这件事,一般文案基本都会写“火爆预约”,而把这件事情讲得有意思的,我认为是老罗。大家都知道他以前干英语培训,他给自己写的文案是:打架预约。
关于这件事情,大家可以多去琢磨一下我是歌手的广告台词。
第二种情况,写得烂,有效果。
这种广告大部分依赖于大量的渠道投放,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还有恒源祥的那个也是这种货色。
当然,这件事情又涉及到了广告到底需不需要有创意之争。不得不承认,很多广告没什么创意,但是他在合适的位置传递了合适的价值,照样是有效的。
接下来说写得好,却没效果的那些广告。
在我看来,这些广告危害更大。如果错误很明晰,那么改正起来也相对容易。怕的就是那些看起来貌似还不错,但没用的广告,会让很多从业人员分不清方向,甚至当成模仿的榜样。
什么叫有效的广告?就是最终能卖产品的广告。而很多广告看上去写得不错,或许还能串个场得个什么奖,但不一定能在商业领域真正有用,这样的广告照样是一个失败的广告。
那么广告怎样才有效?
我认为是别人看完你的广告之后,得信你,相信你能给我带来好处。
比如下面这张:
有效的广告
他告诉了你一个事实,他们是怎么认真做出品的。这么认真的质量把控,当然会给你带来好处,比如买的东西出现次品的概率极低,比如这会让他们的产品格外耐用,反过来讲就是给你省钱。
不得不说的是,这画面也做得不错,大象的千斤压顶与凳子固不可挡。可惜这个广告是模仿的,甲壳虫的一则广告,柠檬。我在我的书里面分析过那只广告,有兴趣可以去找来看看。
比告诉别人一个事实更聪明的是,告诉别人我懂你。
这个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无非就是两件事情:我给你钱(想要的)。我懂你。比这两样还打动人的就是,我懂你,并给你钱(想要的)。
我懂你
上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我懂你,还要给你想要的广告。但是没什么效。
他大概是洞察到了国人没啥耐心,又爱贪便宜的特点,所以在文案出中直击这两点,他甚至还在价格这件事上揭露了行业的潜规则。
但是为什么没效果呢?显然写这文案的孩子没去体验过市场。如果你实际去他们那家店买买东西就知道了。你要自己运回家,物流成本比东西还贵的情况,比比皆是。
实际上他是把自己没做到的地方,转化成了想当然的消费者利好,或许他自己还以为很高明,但是买东西的不是傻子。
还有下面这张,你让那些软妹子看到了要怎么办?
你让那些软妹子看到了要怎么办?
最后是写得好,还有用的文案,这样的广告就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
如果你没办法做到每次写得都很有创意,但起码首先要保证文案是有用的。
下面是我总结的如何避免写出看起来花哨,但没有实效的广告的几个原则,想到一条说一条。
1、广告的核心始终在于,找出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才是文案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的问题。
2、无效的广告各有各的形态,但最后都能归结为一点,没有搞清楚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3、不要盲目崇信风格,并不每一个人都是许舜英,就算牛人如她,她的更风格也是中兴百货的风格。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通过文案发展出品牌的独特人格,很多人把自己的风格写出来了,却没什么记得他做过什么品牌,这样的广告人还被推崇,是行业的悲哀。
4、每个产品/服务都不是完美的,要面对。如果我们一味把自己没做到的地方,转化成消费者的需求,不但不会对品牌有帮助,反而可能失去应有的真诚。
5、没人信的东西没人买。
6、记住,并不是每一个品牌,都有实力去教育消费市场。
文章来源:平凡信仰(微信号:OBA_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