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到底是不是下一个风口?至少,在这个领域,已经出现了跑马圈地的大玩家,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美图秀秀旗下的“美拍”,今年 5 月份宣布用户数量突破 1.4 亿。当时,很多人的反应是惊讶:怎么就冷不丁地冒出一个过亿量级的产品呢?所以,现在当我得知另一个短视频App“小影”的用户数量也已近过亿的时候,我感到很惊讶。
不过,这两个坐拥过亿用户的大玩家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美拍”从一开始就是以短视频社交的概念切入的,而“小影”最早则是工具属性切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视频制作方法,并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加入社交元素,逐渐成为现在的工具+社交的形态。
这种不同在二者的产品功能上体现的很明显。“美拍”的想法是让用户拍一段短视频然后分享——重点是分享,因此“美拍”并没有提供太多的拍摄功能,只有滤镜和MV等功能。而“小影”因为是从工具属性起家,因此提供了非常多的视频拍摄功能,除了滤镜、配乐等常见功能外,还有镜头编辑、字幕、特效、转场等各种剪辑功能。甚至,用“小影”拍一部电影,也不是不可能。
而用手机拍电影,也早有先例可循。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拍到最后没钱了,导演于是花了 1.99 美元下载了一个应用 Vintage Camera,用 iPhone 手机拍完了影片最后 10% 的内容。而今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电影《橘色》(Tangerine),几乎完全是用 3 部 iPhone 5s 和一个摄影应用 Filmic Pro 拍完的。
借助 iMovie、Efexio、Movie Looks、Filmic Pro、Gravie、Video Crop 等五花八门的摄影应用,确实能用手机拍出大片的感觉。
不过,“小影”的创始人韩晟并不只想做一个简单的视频制作工具。他有更大的野心。
韩晟 2000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创业之前,他在球知名的专业影像和多媒体软件技术公司虹软工作11年,担任移动事业部市场产品副总裁。这家公司曾为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厂商提供多媒体技术方案。2006 年诺基亚全盛时期塞班手机中的视频编辑软件、2007 年三星翻盖手机中的视频编辑软件,等等,都是由韩晟团队制作。而目前“小影”的核心团队也多来自于虹软。
2012 年,韩晟感觉到了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决定创业。根据自己对移动视频领域技术产品的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理解,他决定做一个跟视频相关的工具,因为那时候图片工具已经是红海了,而视频工具还是蓝海。
然而,韩晟慢慢发现,互联网工具属性的壁垒会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我们产品的社区需求慢慢出来了,用户使用手机利用碎片时间观看短视频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无论你工具属性的功能怎么迭代,但是活跃度一直上不去。核心问题就是一般用户不可能每天都去拍视频,即使是一个年轻人一周能拍两三个视频也算频次比较高了。 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应该更多的从做社区角度去考虑今后的发展,而不是应该纯从工具产品的角度。”
于是,去年 10 月份,“小影”开始了从工具产品到社区产品的转型。
有多少工具产品都曾梦想着自己从工具到社交的华丽转身啊,脸萌、魔漫相机、足迹、超级课程表、墨迹天气……这些很棒的工具产品,不管它们是否真的想过(或者真的做过)从工具转型社交,至少在一夜成名以后都没有迎来更大更好的发展。《创业邦》之前报道的动画制作平台“皮影客”也表示有意向社区方面试水,但现在似乎也还在摸索阶段。
到目前为止,“小影”的转型似乎做得还不错,一亿多的用户数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韩晟说,其中,60% 的用户来自海外,遍及日韩、泰国、巴西、中东、欧洲及北美等地区,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渗透率已达 20%-30%。因此,“小影”下一步的重点也是发展海外市场。
再谈到野心。韩晟说,“小影”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视频 UGC 社区。在国内,短视频社交领域的产品有美拍、秒拍等,国外则有 Vine 等,图片社交应用 Instagrame 也上线了视频功能。而以 Meerkat 为首的视频直播类产品则给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玩法,国内跟风者已经出现了不少,包括趣看、趣播、映客,等等,就连周鸿祎的 360 都加入乱战,推出了“花椒”。所以,“小影”要面临的竞争很激烈。
“小影”在 2013 年获创新工场的 500 人民币种子轮融资,2014 年获得五岳天下数千人民币 A 轮融资,目前正在进行 B 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