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就开始传说的QQ公众平台,终于在前几日迎来了开放注册。然而不出意料的是,迎来了很多人的看空,以及“跟随微信”的质疑。
手机QQ和微信作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两大平台,一直被公司内外的人拿在一起做比较,本次手Q公众平台被看衰的原因也无非下面几个:
1.手Q的用户和流量价值偏低,公众平台的商业价值没有微信大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微信公号面向微信用户,QQ公号面向QQ用户。用户群的不同直接带来了商业价值上的差距。根据企鹅智酷自己的分析报告,国内主流社交平台里,QQ中95后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36%,第二位的是QQ空间,95后用户占比40.82%
目前消费能力明显更强的90前用户,使用QQ只是为了维持旧有社交关系,日常社交基本都在微信上,对QQ新功能参与度不高。某微信服务商甚至直言“QQ用户都是年轻群体,虽然有消费潜力,但不代表现在有消费能力”。
2.手Q用户喜欢看的内容,与微信用户也不太相同
手Q的95后们对社交和娱乐的兴趣更高,热衷于讨论八卦和生活话题,三四线城市学生的人群比重更高。而微信的定位则更加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商务人士。
双方用户群的不同也带来了阅读喜好的区别,手Q用户喜欢看的内容有别于微信用户。所以在微信做的成功的账号,未必能做出手Q用户喜欢的内容。更别说做出来之后有多少商业价值了。
3.很难与微信公号拉开差异,争抢资源可能性较大
具备连接能力的应用一般需要具备四个特征,首先是高频这个基础;其次是具备社交性,熟人关系是链条;拥有线下入口;最后是支付这个闭环的关键。
在这个时候,QQ相较于微信的劣势就表现了出来。微信熟人通信属性更强,全天在线的设定也让用户习惯于在一款应用上解决所有问题,而不是我需要服务时再打开QQ看一下。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完全是抢资源,根本没有互补。你看看支付宝服务窗和百度直达号的失败,就知道商家只需要一个渠道,其他的都是重复”。这两天志明接触的很多营销大号在准备抢注一些QQ公号,资源还是那些资源,必然被分走一些。
4.手Q部门做事方向感比较乱,有很多不靠谱的功能推出
早年无线和微信部门的“过节”已经不用多谈,即使是后来,从模糊手Q在线状态,到改变退出方式,直到增加了语音通话和QQ钱包,手Q模仿微信的改进越来越多。
坐拥海量用户,却始终无法诞生类似微信红包或朋友圈广告一样的现象级功能,手Q在公司内部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而且,团队在产品方向上显得很迷茫,差异化信心明显不足。此前推出的兴趣部落和QQ共享wifi功能,想的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前者几乎被人遗忘,后者则干脆因为大量用户抗议而取消。
既然被普遍看衰,为什么手Q还要强推公众平台?
先说人情方面:
首先,前面提到过,微信团队发展如日中天,广告方面又屡次取得突破,手Q团队的压力可想而知。2015年转眼就已经过半,怎么着也要有点成绩给领导交差啊。于是酝酿了很久的公众平台就被推了出来,这也是准备一年多来顺利成章的事情。
其次,同为超级社交平台,微信能做到的,手Q肯定也不甘心。况且,有微信公众平台在前试错无数,手Q此时推出公众平台也能少走很多弯路。推出公众平台也能让QQ体系有一个延续,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对于一款社交属性应用来说很重要。
最后,而且志明总觉得,以小马哥的一贯作风,应该不会让任何一个产品或部门独大而丧失竞争压力。必要的内部竞争是促进团队危机感,防止团队松懈的一个好方法,也是小马哥用过的方式。更不用说,退一步讲,无论是手Q还是微信,公共平台都是腾讯自家的。
再看数据层面:
首先,腾讯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同比下降了2%,产品似乎已经摸到天花板,总用户量难有较大提升。但移动端QQ的月活跃账户数反而同比增长了23%,达到6.03亿。这个数字要高于微信和WeChat合并的5.49亿月活跃账户数。重要的是,QQ和微信在移动端没有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这说明手Q对于腾讯来说仍然是一张王牌,尤其今年,腾讯在移动端营收方面非常看重,这么高的用户数是无法忽略的。
其次,对于一些商家和自媒体人来说,扩大粉丝群体更是喜闻乐见的,既然QQ的用户属性与微信有很大差异,如果能争取到新的粉丝群体,那么想必也是极好的。尤其是对于在微信公号上没有获利的那些中小商家而言,手Q也许是一个新的机会。
最后,不管怎样,手Q在覆盖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方面,已经做了很久,机会也比较大。如果团队能够有一些创新性的东西出来,也许能做出点成绩,但假如还是跟随微信的脚步,产品成为鸡肋也是有可能的。
志明只能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啊,这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