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为所售奢侈品品牌Burberry(巴宝莉)商品涉嫌价格欺诈,京东商城收到50元的行政处罚单。媒体搜索发现,3年来,京东被北京工商部门处罚达277次,罚金约300元。此外,2012年11月12日,因价格欺诈,京东还被北京市发改委处以50元罚款。
3年、278次、350元。这意味着,平均不到4天,京东就要被相关机构和部门处罚1次;而平均每次处罚金额才12500多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2014年京东销售额为人民币2602亿元,净收入1150亿元。这么一个经营体量巨大的电商平台,3年被罚350元,与其所得相比,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当然,这可能也说明京东的违规产品占其销售产品比率很低,但也会有公众怀疑,从“投入产出”比率看,京东这350元罚款“投入”,实在是“物有所值”。如此“细水长流”,就像那些公路上的超载车,手握一张罚款单,就相当于有了一张超载行驶的通行证,根本阻挡不了心照不宣的违规者。
据报道,2015年3月23日一天,京东就收到了8个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总计为7元。但事隔三天,它又因“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被罚款1元,违规频率确实较高,相对于每天巨额的交易额和现金流,违规成本又显得太低。
这并不鲜见。当下,很多行政法规都容易陷入“罚款管理”的诟病,违法成本过低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因为不足以阻止个别企业铤而走险,屡战屡犯、屡犯屡战,导致出现个别违法者对法律缺乏畏惧、而个别监管者也从执法中谋利的不良现象。简而言之,你且犯你的规,我自罚你的款,双。
同时,个别行政法规也对新兴的互联网商业生态缺乏有效应对。当下,某些大型电商企业所具有的巨大体量,早已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所可比拟,从销售品类到销售范围到销售金额,差距之大,有如天壤。而频繁违规,也给这些新兴电商提出了管理上的挑战,如何在庞大的销售环节中保证所有环节能长期合法合规地正常运转,将成为这些电商能否在未来得法律和消费者认可的关键。